8月25日,经过5天紧张有序的检测,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承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全部顺利完成。此次进行的荷载试验是桥梁通车前验证大桥结构安全性与承载能力的关键环节,也被称为大桥的“全身体检”,随着荷载试验顺利完成,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运营也已进入倒计时。
如今,桥梁结构壮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已然成为一道独特而又震撼的风景线,建成通车后,花江峡谷大桥不仅将刷新世界级交通工程的新纪录,更将为游客与当地居民带来新体验。
这座“山区第一跨”,还有更多“超能力”。
桥上做吸引力
作为贵州省“交通+旅游”示范工程,花江峡谷大桥打造了如高空观光电梯、玻璃观光廊道、极限竞速跑道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桥旅融合项目。
花江峡谷大桥横跨深切近千米的花江大峡谷,在桥旅融合的设计中,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俯瞰峡谷,贵州在大桥主塔一侧设计了玻璃观光电梯。
正在建设的观光电梯位于主塔塔柱一旁,高207米,相当于70层楼的高度。通过电梯到达大桥顶部后,游客所处位置距离峡谷底部的北盘江江面约800米。根据目前的招商情况,塔顶将成为一家高空咖啡厅。
“总共是两部电梯和一个逃生通道,一旦电梯突然停电,或者是当游客不想坐电梯,就可以直接从逃生通道下去。”电梯钢结构施工负责人刘睿介绍,为了让游客没有瑕疵地看到外面景色,电梯外侧的玻璃采用了高透玻璃,透光率高。
游客还能沿着长达850米的观光廊道漫步,感受“上触云海,下瞰峡谷”的震撼。
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桥旅融合的重点项目,花江峡谷大桥在设计之初便将旅游纳入规划。
为使花江峡谷大桥与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相映成趣,设计师们不仅考虑了交通功能的实现,还特别注重与周边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的相生相融。
“花江峡谷地带是全球古生物学家三叠纪研究的‘圣地’,也是国内最长的峡谷,属世界级旅游资源。”大桥设计负责人叶洪平说,一桥飞过,跨越了4500万年的历史。
“桥旅融合项目的打造的确是一个不断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大桥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后期桥旅融合的需求,从结构上进行了计算,预留了旅游设施的预埋件,为桥旅融合发展预留充分条件,并按照‘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思路,把花江峡谷大桥及周边50余平方公里纳入规划范围统筹打造旅游景区。”贵州交投产业集团桥旅融合专班工作人员张翔宇介绍,该项目旅游业态布局分为云渡服务区、桥体观光区和大桥锚碇区三处旅游资源,各项配套服务正在全力建设,通车之日纳入同步运营的有8大旅游业态。
目前,花江峡谷大桥区正在修建的8大旅游业态包括服务区综合楼商业体、酷玩空中公园、灯光水幕秀、观光酒店、大桥桁梁景观廊道、桥廊玻璃观光大厅、云端咖啡厅、桥梁观光电梯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世界第一水幕灯光秀”的夜间演绎项目——在桥体中央打造长达300米的巨型水幕,配置高精度激光投影系统投射光影叙事,营造出极强的视觉沉浸感。
此外,极限运动项目也极具标志性。依托桥面距谷底625米的“世界第一高”属性,无绳蹦极、高空竞速跑道等均创下全球纪录。位于桥中部的悬空玻璃大厅面积约1100平方米,游客可站在透明地板上直视深渊,被誉为“悬崖上的玻璃客厅”。
另外,已纳入规划旅游业态的服务区至桥台缆车、露营营地、无动力乐园、三叠纪主题民宿、研学基地和研学馆正在排期建设,陆续推出。
桥下做生产力
置身花江峡谷大桥桥面,鸟瞰北盘江河谷,便能看见前临滔滔盘江,背靠巨大山岩的花江村。
早在2016年,花江村就被正式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虽有茶马古道遗留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花江铁索桥,以及绵延8公里的壮丽峡谷景观,却因地处偏远山区,“藏在深山人未识”。
如今,自带流量“密码”的世界第一高桥,给花江村带来了人气,大桥的生长,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机遇。
去年5月,曾在云南大理、丽江等地从事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工作的林国权返乡,创办了布依桥缘居民宿。站在院子里,大桥雄姿可尽收眼底。
大桥尚未通车,但林国权已明显感觉到了人气。“他们专程来看这座横跨峡谷的超级工程,欣赏两岸的奇峰秀水。”林国权说。
“去年只有20张床位,国庆试运营,第一天就有80多个订单涌进来,四川、重庆、广东都有。”到今年,林国权先后整合8户民居升级改造,可接待床位增加到40张。“‘五一’期间院子里全是人,搭满了帐篷。大家通过短视频知道花江峡谷大桥,来到花江村。”
桥上,距离预计9月底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桥旅融合的蓝图徐徐展开;桥下,和林国权一样,当地政府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接住这一世界级旅游标识的“泼天富贵”。
实际上,花江村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有北盘江峡谷风光,有“飞虹锁天”“功成不朽”“万缘桥”“屹然大观”等摩崖石刻,有清朝年间修建素有“飞虹锁天”之称的铁索桥,有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有从贵阳、安顺至兴义入滇的“古驿道”等。
“借助建设花江峡谷大桥的历史机遇,我们也正在积极谋划一些能够把花江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串点成线的配套设施,让游客能够下得到花江、留得到花江、消费在花江。”贞丰县平街乡乡长闫鹏飞说。
大桥南端,一条崭新的硬化路蜿蜒而下,通车后,从桥上到花江村仅需7分钟左右车程。
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激活了深藏于峡谷之中的古老村落,让花江村从默默无闻,变成旅游热门目的地。天堑之上架起的是钢铁长虹,而古村推开的是一扇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之窗。(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邓忠胜 詹贤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