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太长,写两篇又有些不够,这篇权当是上篇的补充吧。
早上的杨家堂必须再拍拍,一夜小雨不断,外头茶园的溪水声夜里听的很响。
早上大樟树下一个人也没有,我也没等到炊烟。
两棵盘根错节的古樟,它们枝干相缠,浓荫相依,被村民亲昵地唤作“夫妻树”。更添趣致的是,这对“伴侣”竟是年龄悬殊的“老夫少妻”,大树已逾五百岁,小树也有三百高龄,两百年的时光差,却丝毫不减它们相守的默契,数百年来,它们静静伫立在村口,像两位沉默的见证者,把村落的沧桑变迁,都藏进了交错的年轮里。(网摘)
老屋循山形节节攀升,斑驳的土墙参差伫立,簇拥成团或斜倚相靠,在“地无三尺平”的陡坡间,梯田式排布。
层层叠叠的黄墙黛瓦依山势攀援而上,翘首的马头墙隔空对望,未经雕饰显得淳朴本真。
晨光漫过层层叠叠的瓦片,只能靠想象,增添几分“金碧辉煌”的暖意。
清晨飞了会无人机,梯田从空中看真的很美!
村庄都隐藏在山洼里,周围全被绿色覆盖,寸土寸金的利用山势,开辟出一陇陇茶园。
从空中看,松阳县城就在山脚下,杨家堂离县城约八九公里,分明就是两个世界。
下图山坡上的道路,是今天要去别的村庄的路。
我住的小楼,门口是我的摩托车。村子也就三四栋这样的新建筑,基本都在村口位置。
淡黄土墙与青灰瓦当错落相映,村口那对相守六百载的夫妻古樟默然伫立。杨家堂村仍守着"桃源梦里归来"的静谧——无网红店铺扎堆,无酒吧声响侵扰,唯有本真田园诗意在梯田式巷弄间流淌。
我住的农家乐叫隐鲜居,也可以是隐仙居,既有山野美味,又能隐逸成仙,这松阳到处是这样的世外桃源,怎能不充满幸福感。
看天上的云,也许今天天气不错。
收拾完东西,外头山里也起云了,看来云海早上在山里经常能遇到,尤其是雨后的早晨。
装好行李,吃早饭,油条和包子是老板一大早下到山下县城买的。
原来这小河鱼也是从县城买的,这边捕鱼是要有证件才行的。
杨家堂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没能拍到金色时刻的土房子,但这个小村庄特有的闲适和温暖,说是“江南的最后秘境”真不为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