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 “暑期旅游季” 渐近尾声,市医疗急救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保障答卷。据统计,截至8月15日,市医疗急救中心累计投入保障车辆45辆,保障人员90人,总值守时长长达1680小时,成功救治 27 名突发不适人员,为人工智能大会、亚洲宠物展、演唱会等十余场重大活动筑牢了健康防线。
8月8日至10日,上海杨浦复兴岛变身全球首座二次元“痛岛”,小红书RED LAND活动在此掀起次元狂潮。此次活动以复兴岛工业遗存向“数字智能岛”转化为核心探索方向,融入新兴二次元文化,成功推动区域科技、艺术与滨水生态的深度融合。这座集合了宝可梦、原神等50个顶级IP的8万平方米沉浸式空间,吸引了10万玩家登岛狂欢。然而连续三天的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达38℃,让身着厚重cos服的玩家们面临严峻“烤”验——密不透风的胶衣、层层叠叠的角色装扮,使中暑风险显著攀升。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提前部署、精密规划,每日选派10位高级医疗救护人员,携5辆5G智能急救车进驻现场,每辆车均配备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等高精尖医疗设备。作为本次保障任务领队,叶俊提前带领团队勘察活动路线,协同公安、消防及活动主办方反复推演,合理规划医疗急救点位布局,有效缩短了应急响应半径;同时与定点医院开通绿色救治通道,进一步压缩紧急处置与转运时间。
在户外展区,面对高温与密集人流的双重挑战,医疗保障成为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的关键支撑,市医疗急救中心部署的救护车团队被称为“痛岛”上的隐形守护者。每辆救护车日均多次出车处置突发状况,及时为身体不适的观众提供专业救治。
8日晚9时,夜色中的活动现场仍热闹非凡,叶俊车组接到指挥中心命令,有一名女性游客左下肢活动障碍,该车组立刻赶往现场,仅用时1分半就接到了患者。经过急救医生孙友提经问诊得知,该患者左脚踝扭伤已有2小时,因不想影响出游计划一直强忍疼痛。孙友提同时对她进行创伤评估、完善检查,初步判断是软组织损伤,随即予以冰袋冷敷等对症治疗,并将其送至杨浦区中心医院。
9日晚8时30分,急救医生李娟接诊了一位症状特殊的患者。据患者描述,其在观看演唱会时突然出现皮肤泛红,起初以为是高温与情绪激动所致未在意,随后皮肤瘙痒加剧并伴随皮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匆匆就医。凭借多年急救经验,李娟医生一眼判断患者为急性荨麻疹发作,她立即协调团队为患者完善生命体征监测,快速开通静脉通道,精准输注抗过敏药物,短短十几分钟后,患者皮疹逐渐消退,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介绍,活动期间,五部救护车的医护团队始终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时刻紧盯现场人员健康状况。由于高温与高人流叠加,医疗需求接踵而至,每辆救护车均多次紧急出车,从快速处理轻微中暑症状、为体力不支者提供降温补水,到对突发胸闷、头晕等不适人员进行初步诊断与紧急处置。
这份高温下的坚守,收获了多方认可与赞誉。接受过帮助的观众纷纷称赞医护团队“反应迅速、处置专业”,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安全感”。
记者同时获悉,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在这个夏天同步完成欢乐谷国潮文化日、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等活动保障,出动车辆13车次,医务人员26人次,妥善处置上肢擦伤、中暑头晕等突发状况。
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采用“一节两季”模式。7月5日至8月31日为“暑期旅游季”,9月1日至10月6日为“经典活动季”。随着“经典活动季”临近,上海市各院前急救中心正总结暑期季的经验,优化保障方案。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客流高峰,急救系统将进一步完善“活动类型-风险等级-资源配置”的精准调度机制,用科技赋能急救,用行动守护生命,提升大型演出、户外展会等场景的疾病预防与处置能力,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与市民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原标题:《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 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
栏目编辑:郜阳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