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8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姜祥 摄影报道)“我和家人来海阳度假,原本只想在海边看看海,谁知海阳能有这么多玩法,体验感出乎意料地好。”山西游客邵淑真说。
8月,到海滨城市避暑消夏是不少游客的首选。当海风带着黄海的凉意漫过沙滩时,海阳万米金滩正以“沙细、浪稳、坡缓、水清”的独特魅力迎来旅游旺季。行走在“高颜值”的海滨中路上,随处可见“亲海而游”的市民和游客。
坐拥212公里的海岸线,海阳的滨海旅游正逐渐从观光避暑转向多样休闲,进一步释放蓝色潜能,促进文旅消费。
5月,一场万人逐浪的马拉松鸣枪开跑,将体育精神与城市魅力巧妙融合;7月,东方航天港·202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山东海阳站)鸣哨启幕,来自全国的86支劲旅齐聚黄海之滨,展开为期五天的巅峰对决;8月,2025年“掷在四方”山东省掷球联赛(小金属球)在海阳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沙排场地火热开赛……动感十足的体育盛宴不断探索着“体育+”的融合模式。
将赛事与海阳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海阳推出了系列“跟着赛事去旅游”套餐式产品。一张海马门票不仅是一张入场券,更成为一张景区的通行证。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连理岛等景区面向参赛选手提供景区门票折扣优惠,各大酒店也给予参赛选手专属优惠价格,与“海阳文旅体验周”联动的政策让沿线酒店在比赛前一周就宣告满房。“本来是来参加马拉松的,没想到被海阳的山海风光和红色文化圈粉,下次要带更多朋友来。”济南跑者陈都志一家参加完比赛,又无缝衔接起“海阳度假”。
海阳还推出了观海夜市美食节、啤酒音乐节、公益大秧歌演出等特色节会,不断丰富着滨海旅游产品供给,将沙雕艺术公园、亚沙水生植物园、河清岛体育场、连理岛、小孩儿口国家湿地公园等串珠成链,“文旅+夜经济+生态”多元融合,构建起全方位、沉浸式的滨海旅游新格局。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一侧是大海的蔚蓝,一侧是果蔬大棚的浓绿。夏末初秋,避暑乡村游仍然是很多人的选择。
走进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邵伯村软枣猕猴桃示范基地,郁郁葱葱的果园里,一串串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称重声、交谈声、箱子堆叠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邵伯村是“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和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村。近年来,邵伯村锚定“一轴五区十二景”发展规划,年年有动作,处处有变化:升级基础设施,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暨游客接待中心;打造占地约1700平方米的流苏广场,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实施绿化项目工程,栽植各类苗木3000棵,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7600平方米;举办特色采摘节,围绕古村资源,留住游客的脚步。
在海阳缪家村的农家小院体验民宿旅游项目,在“北国小江南”的大庄村欣赏民俗文化,在“东方花果山”的九岭夼观赏飞瀑流水……日前,烟台市美丽乡村休闲游夏季精品景点推荐线路发布,海阳市“田园乡村风情游”成功上榜。这场由热浪催生的“清凉经济”,正在吹出乡村发展的新气象,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如今,海阳文旅康养、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业态丰富多样。观赏游、休闲游、采摘游、生态游、遗址游等配套齐全,已具规模。”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申海涛表示,通过“政府引导+卫视赋能+社会资本”的共建模式,海阳已吸引文旅龙头企业参与投资运营,将带动文旅消费快速增长,打造山东半岛“文化出海”新地标。
当“清凉经济”的热度从海滩蔓延至山野,海阳正以多元的魅力、丰富的业态和优质的服务,持续吸引着八方来客,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