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益波
省级非遗“叠罗汉”演绎叠人塔、拾光音乐会民乐混搭电音燃爆全场、身着宋服的NPC(非玩家角色)流连于市集创意摊位、诗源水上婚礼再现“宋式红妆”的浪漫、来自多国的留学生组团打卡欢乐互动……夏日里,绍兴东山大观酒店的东山湖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搭乘这些活动的东风,浙江上东山文旅推介了绍兴“东山宴”,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青春派黄酒”品牌,嵊州小昆村分享了乡村旅游经典案例,绍兴市文化馆发布“拾光音乐会”品牌,集中推广绍兴优质文旅产品,在有效展示绍兴文旅底蕴和魅力的同时,激发了现场观众深探绍兴的兴趣。
创新“住宿+体验”消费新模式
“我们通过提前对接本地及周边城市的疗休养需求,敲定一批合作订单,为入住率打下基础;针对银发群体和养宠物的家庭,配套适老化服务和宠物专属用品,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宣传,这两类客群的预订量稳步上升;把酒店室内外泳池与东山湖水上项目联动,推出组合体验,吸引了不少散客,尤其是家庭客群,这些举措让我们在市场调整期保持了稳定的客流。”据东山大观酒店总经理查勇介绍,目前,酒店暑期整体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0%。
浙江上东山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恒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浙江旅游市场整体承压,不少酒店出租率和营收都有所下滑,公司旗下的东山大观酒店能在逆势中实现增长,其实是文商旅融合这种消费新业态见效的体现。
“我们推动酒店与周边鲜果采摘、青瓷工坊等业态联动,让住店客人能便捷地参与在地体验,既丰富了游客的游玩行程,也带动了周边业态协同发展。这种‘住宿+体验’的模式,顺应了游客深度体验的需求,也让资源联动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消费价值,这正是当前文旅市场抵御波动、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徐恒勇表示。
今年以来,在“两新”政策之外,浙江聚焦打造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品质,积极培育和发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各地聚焦首发经济、市集经济等新业态和餐饮旅游、体育赛事等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发放消费券、安排财政激励资金等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地方消费潜力。
文商旅深度融合消费活力满满
杭州出台《杭州市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及配套政策,大力鼓励引进全球首店和亚洲首店,对打造智慧商圈、智慧商店、高品质步行街或特色商业街的给予一定的激励或支持。嘉兴、衢州、舟山等地聚焦古镇、特色餐饮、体育赛事等地方特色资源与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游客消费需求。湖州加大对生态旅游、绿色民宿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以此为抓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消费。
夜幕降临,奉化溪口应梦里景区内,游客李先生正举着手机拍摄一场大型户外演艺秀。“白天逛雪窦山,晚上到这里看演出、逛市集,再去附近吃点冷饮,这一趟来得值。”这是眼下许多游客对奉化文旅体验的新印象。
在宁波海曙区镇明路上,许多由旧街坊改造而成的独立咖啡店与特色餐饮店,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这些店铺在填补传统街区消费空白的同时,也让老街区焕发了新生。
在杭州工作的奉化球迷陈先生拿着“浙BA”门票,前往雪窦山景区能享受门票优惠;绍兴上虞区打造的曹娥里·十三弄夜间消费场景,带动客流增长40%;台州天台县激活暑期乡村消费市场,推出5条乡村避暑路线,吸引了大批游客……
在浙江,文商旅新业态随处可见,文商旅新场景处处上新,文商旅消费活力满满。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17137亿元,增长5.2%;餐饮收入1841亿元,增长5.8%。消费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动能,成为浙江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