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在北京也能体验长沙山水洲城、一江两岸的壮美景色?借助新兴的LBE(大型空间体验)技术,长沙经典红色IP《恰同学少年》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8月26日,《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VR大空间版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式发布。
可移动的VR,LBE创新升级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VR(虚拟现实)大空间产业是马栏山重点布局的赛道,去年12月成立了马栏山VR大空间产业联盟。这次发布的《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VR大空间版,就是园区企业湖南天择城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野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还得到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凌宇科技(NOLO)、乐田娱乐的共同参与开发。8月22日,该产品在北京首钢园NOLO数字体验中心进行了点映,好评如潮。
这款产品运用了时下新兴的LBE技术。简而言之,LBE将VR与实体场地相结合,用户可以在特定的物理空间内自由移动。2023年,以法国团队开发的《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深度沉浸探索》为标志,全球掀起了一股LBE的热潮。野子科技也在去年正式加入这一赛道,目前其整体水平已跻身国内头部。历时10个月研发的《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VR大空间版,就是其最新产品。
记者好奇,“10个月就出成品,放眼行业来说,速度算快的吗?”野子科技相关负责人龚泉维给予了肯定的回复:“算非常快的!法国团队研发《消失的法老》,用了三年呢!”
LBE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商场、博物馆等。尤其令业界期待的,是今年国家电影局向VR电影发放公映许可证,即俗称的“龙标”。这意味着今后观众能在影院里欣赏到VR电影,这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固定座位观影,二是拆除座位,让观众自由移动、自由探索地观影。后者就运用了LBE技术。
湖南原创、科技赋能、全国推广
说了这么多,记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穿戴VR眼镜,体验这一版本的《恰同学少年》,与橘子洲上的沉浸式演出有何不同。
只见设备一戴,记者眼前就浮现出熟悉的画面,仿佛回到了橘子洲。开头的一师放榜一幕,和线下演出十分相似。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两个版本的差异逐渐浮现:实景演出的一些内容,比如一师学子的锻炼强身,是VR演出没有的;同时,VR演出也有很多实景演出没有的剧情,比如大家在爱晚亭畅叙理想。
总的来说,线下版、VR大空间版是同一IP孵化的两款产品,各有其美。后者满足了广大外地游客无法亲临橘子洲现场的遗憾。
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想象力的飞跃。一些实景演出没法做到的,VR演出都能实现,龚泉维将其总结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比如最后一幕,记者跟随青年毛泽东登上帆船畅游湘江,《沁园春·长沙》的词句从水下腾空而起,硕大的汉字直冲云霄,无比震撼;诗词吟诵完毕,画面一转,从1925年“穿越”到百年后,扑面而来的是大家熟悉的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和一江两岸的灯光秀。
《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VR大空间版具备高兼容性、可复制性的特点,北京、上海等多地已提出合作意向,接下来将陆续在全国多座城市落地推广。
天择城旅总经理陈叶表示:“《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VR大空间版的推出,既是献礼《沁园春·长沙》创作百年的深情之作,更是湖南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为新时代红色教育、党建研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样板’。”
野子科技创始人肖征宇表示:“我们致力于用创新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生态协同与技术创新优势,是‘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