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只要有时间都带孩子们转转,看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很快,可能过三年上了大学就不会在跟着我们了。在青春的时光没有留有遗憾,努力过,坚持过就好。
八月的上海,蒸腾着一股热气。天空是那种淡淡的灰蓝色,云少得很,阳光直射下来,把高楼下照得发亮。
外滩观光隧道
东方明珠塔矗立在黄浦江边,远远望去,像是一串珠子被抛向了天空。买票排了许久的队,方得登塔。电梯急速上升,第一次坐百层电梯,转眼便到了观光层。
透过玻璃望去,上海滩尽收眼底。黄浦江成了一条灰蓝色的带子,船只如玩具般漂在上面。高楼林立,在夕阳下投出长短短的阴影。马路成了细线,汽车成了移动的点。人则看不见了,实在太高了,便也看不清了。
塔内游人如织,挤在玻璃窗前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人们争相与外面的风景合影,却少有人真正静心看风景。一个小孩子拉着母亲的衣角,问什么时候下去,他已经厌倦了这高处的景象。
下塔时,天色已暗。外面的灯光次第亮起,上海变成了一片灯海。
第二天我们穿过几条街巷,到了四平路同济大学,只需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学校参观,我也第一次踏入这种高校的大门,很是激动,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如何的感想,走进去,在大树下行走不是那么炎热,阳光在头顶上交错着,筛下些零碎的光斑。
学生们少了,大约是放了暑假,但有些地方仍有人坐着,静静地翻书。也有学生背着书包在路上走,有的聚在一处谈笑,脸上尽是青春的光彩,校园里的老建筑在夏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建筑新旧杂陈,有红砖老楼,亦有玻璃幕墙的新厦,我们在校园里随意走着,看见墙上爬满了藤蔓,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盆栽生机勃勃。这些细微之处,最是见出一个学校的底蕴。
黄昏时分,我们走出校门,回望这座学府。四平路上车水马龙,而校园内却自成一世界,安静而深沉。大学之道,不在楼宇之高,不在场地之广,而在那种求知的气息,那种自由的精神,那种让年轻人成长的氛围。
同济大学便是如此,静静地立在四平路旁,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与理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