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婷婷)8月21日,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山西影视集团展区凭借“科技+文化”的创新呈现,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影视科技的魅力,更为全省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展区紧扣“科技赋能文旅,光影重现三晋”核心定位,通过科技赋能、光影重现等前沿技术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全方位展示山西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展区内,一座沉浸式虚拟拍摄影棚格外吸睛。该影棚依托VP(虚拟制片)技术,通过LED巨幕、动态追踪系统与实时渲染引擎,构建起可交互的山西风光虚拟体验空间。参观者步入其中,能直观感受应县木塔、晋祠圣母殿等古建的数字复刻场景——镜头移动时,虚拟背景会同步调整视角与景深,光影反射效果自然逼真,实现传统绿幕难以达到的空间纵深感。据了解,VP技术将数字虚拟与传统实拍融合,可省去大量实景搭建与后期合成环节,降低成本50%以上,同时支持导演实时调整古建细节、季节特效等元素,为影视创作释放更多自由度,目前已在多部影视制作中成功应用。
同步亮相的生成式AI影视制作实验室,则标志着山西微短剧产业迈入专业化、高品质发展新阶段。作为我省首个专业化微短剧生产平台,实验室对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模式,聚焦精品微短剧创作,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实验室将集成LED虚拟拍摄、AI剧本评估、大数据分发分析等技术,构建“创作构思—数字拍摄—智能剪辑—多端分发”全流程数字化生态链,同时整合山西高校和艺术院团的科技与专业创作表演人才,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撑体系。此外,实验室还将通过AI技术采集保存山西古建、非遗等文化资源,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数字资产,既助力文化传承,又为精品微短剧快速产出提供保障。山西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