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楼阁万山中,百折丹梯鸟道通。我欲置身岩壑里,白云深处觅仙翁。
这是一首题画诗,名为《方方壶崇山峻岭图》,作者为明代大儒吴宽。方方壶是元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他还是一位道士,笔下山水自带仙气,可令观赏之人神清气爽。吴宽是成化年间的状元,苏州人。他有一位好朋友叫沈周,他有一个学生叫文徵明。这下知道他为什么要写题画诗了吧。一方面他喜欢书画艺术,另一方面江南有很多收藏家愿意把藏品拿出来让他品鉴。
由于《崇山峻岭图》下落不明,只能通过诗意了解这幅画的面貌,进而了解方方壶的山水画风格。诗中提到的上清阁楼位于江西龙虎,俗称天师府。为什么要画天师府,就是因为方方壶在此修行,了解龙虎山天师府。画熟悉的景色,说明方方壶在进行写生创作。
很多人误以为传统国画缺乏真实感,进而怀疑画家都在用各种技法画想象中的山水景色。实际上,画家描绘眼中所见的时候经过了提炼加工,让山水景色可以承载精神力量。方方壶画的天师府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可以猜到,这幅画大概率采用深远法构图,把创作重点放到了中景。方方壶画龙虎山全貌,上清阁楼位于中景位置。从前景到远景有盘旋回转的山路衔接,利用山路形成的节奏感,增加一些变化让韵味贯穿天地之间。
“鸟通道”形容山势险绝,只有飞鸟才能通过,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从这个细节就能发现,方方壶在创作中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他不是为了造势画崇山峻岭,而是表现修行之人远离红尘俗世的决心。
看到画中山水,吴宽有感而发。他说,想要亲自前往龙虎山天师府,延伸山路前行,希望在白云深处遇到老神仙。吴宽又提到了方方壶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画中有云山美景。白云在天师府上方汇聚,白云之上还有奇峰峻岭。吴宽在抒情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这是一首题画诗,要在画面描绘的情景里表达情绪变化。
读到这里,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崇山峻岭图》的全貌了。实景写生,全景山水,深远法构图,山势险峻,中景有建筑有白云缭绕。远景还有无数山,让人想要走入画中寻找心灵归宿。吴宽赏画,先被方方壶的创作能力打动,进而在精神层面上与前辈画家产生共鸣。元代画家创作这种写生抒情的山水画,吸引明代中期很多画家从中吸收养分。尤其是吴门沈周、文徵明等人,描绘苏州乃至江南各地的名胜风景,让人看到了山水画的新气象。
从这首诗中可以猜测,说不定吴宽把自己欣赏方方壶山水画的心得体会告诉了沈周,沈周又把创作心得传授给文徵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