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夜间,超强台风“剑鱼”携狂风暴雨登陆三亚,这座常年以碧海蓝天吸引全球游客的热带旅游城市,瞬间被呼啸的风雨笼罩。在此游玩的窦女士(化名),亲身体验了一场毕生难忘的“台风惊魂”——她入住的近海海景房,在狂风冲击下沦为通风无阻的“风扇房”,屋内设施与环境遭严重破坏。
窦女士选择的民宿坐落于海南三亚海棠区后海村,地理位置紧邻海岸线,直线距离海滩仅十余米。事后回忆起台风登陆时的场景,窦女士仍难掩后怕,语气中带着未平复的紧张:“活这么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猛烈的风,那种呼啸声和破坏力,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害怕!”
当天傍晚五六点钟,原本还算平静的天气突然变脸,窗外狂风毫无征兆地呼啸而起,伴随着密集的雨点狠狠砸向建筑。没过多久,民宿内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整栋楼陷入一片漆黑——台风引发了区域停电。黑暗中,风声愈发刺耳,窦女士与其他住客只能蜷缩在室内,心中满是不安与焦虑。察觉到危险的房东和民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冲出来抵御强风,几人合力死死顶住大门,试图阻挡狂风灌入屋内。但台风的威力远超众人预期,简单的人力抵抗显得格外渺小。
为加固大门,大家四处寻找可用物品,先用绳子紧紧捆绑,可狂风一次次将绳子扯断;后来又找来铁丝加固,几人咬牙坚持拉门近半小时,手臂都因用力而酸痛。即便如此,一楼大厅的推拉门还是没能扛住台风的持续冲击,“砰”的一声被狂风猛地撞开。门被吹开的瞬间,一股极具冲击力的穿堂风如失控的猛兽般冲进屋内,紧接着,朝向大海的三个小门也被狂风直接“吹爆”。眨眼间,狂风裹挟着雨水、海水和岸边的细沙,顺着破损的门窗疯狂涌入,一楼空间瞬间被风雨占领,地面很快积起水洼,屋顶也因雨水渗透而变得湿滑,整个民宿一楼一片狼藉。
看到一楼情况危急,窦女士原本想躲到二楼自己租住的房间暂避,但刚走到楼道就发现,穿堂风早已席卷楼道,行走都十分困难;而且二楼楼层更高,在狂风中晃动感更明显,反而显得更危险。无奈之下,她只能在一楼角落寻找相对稳固的区域躲避。此时,二楼房间的窗户玻璃上已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细沙,完全看不清窗外景象,偶尔还能看到被狂风卷起的杂物从窗外飞速掠过,窗户玻璃在风力作用下剧烈抖动,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会碎裂。由于当时停电,窦女士担心手机电量耗尽无法联系外界,即便面对如此惊险的场景,也没敢拿出手机拍摄记录。
这场狂风持续了数小时,直到8月25日零点左右,随着台风“剑鱼”逐渐过境,风力才慢慢减弱。待风势稍缓,房东立刻着手安置住客,经过协调,窦女士和家人终于被安排到三楼一间背风的房间,总算能暂时休息片刻。经历了这一夜的惊心动魄,窦女士感慨道:“这次经历真的太刻骨铭心了,以后出门旅游,只要看到有台风预警,我肯定第一时间调整行程撤离,这种担惊受怕的滋味,一次就够了。”
据气象部门介绍,此次台风“剑鱼”是三亚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对当地影响强度排名前列的台风之一。除了窦女士入住的民宿,三亚多个区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区街道上,大量成年树木被狂风连根拔起,断裂的枝干与倾倒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堆在路面,导致多条主干道交通中断;部分酒店的大堂玻璃门被狂风击碎,玻璃碎片散落一地,工作人员只能临时用板材遮挡;高层住宅小区的落地窗也出现破损情况,不少居民家中进水;还有大量游客被困在酒店或民宿内,在停电的黑暗环境中,度过了漫长又焦虑的一夜。
台风过境后,三亚各级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工作人员投入到灾后抢修与清理工作中。电力部门派出多支抢修队伍,分片排查电路故障,争分夺秒修复受损线路,力争尽快恢复居民与商户供电;市政部门调动大型机械与清洁人员,对道路上的树木、杂物等障碍物进行清理,逐步恢复交通通行;应急管理部门则持续巡查受灾区域,协助被困群众转移,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全力推动城市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这场台风不仅给来三亚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警示,也为当地旅游业敲响了安全警钟。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住宿设施的抗灾能力,完善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预案,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三亚旅游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提醒广大游客,外出旅游前务必密切关注目的地的天气预警信息,若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应及时调整行程,优先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因侥幸心理陷入危险境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