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
这个夏天,抢抓暑期消费旺季,眉山文旅打响激烈“出圈”战,仅洪雅县一地就密集推出47场文旅活动——从“瓦屋春雪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到“嗨!洪雅”系列活动,从柳江古镇民谣音乐会到瓦屋山全山徒步挑战赛……各类活动应接不暇。
2025老峨山夏夜追风赛亲子定向组比赛吸引游客家庭参与。(丹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比拼,更是眉山文旅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出击。随着全省各地文旅项目纷纷上马,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眉山面前的现实课题。
从7月市委全会召开,到8月出台《眉山市支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再到市委相关负责人8月19日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步步推进的背后,是眉山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精准发力。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一侧的亲水平台,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好去处。曾永丽/摄
近与远
离成都近是问题吗 关键看留不留得住
今年上半年,眉山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达到7.5%,与德阳并列全省第一,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9.8%。这既得益于眉山把工业作为首位战略,也离不开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但换到文旅产业视角,“离成都太近”因为容易引发虹吸效应,一度被认为是发展劣势。
“事实上,离成都近也可以成为优势。”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周浩分析,被“虹吸”的原因不在于区位,而在于本地文旅业态单一、过夜率低、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创新产品尚处在培育阶段,“关键是要练好内功,通过丰富业态、提升品牌、优化服务来实现逆袭。”
这一分析的背后,是眉山文旅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将地理区位的“近”转化为客源市场的“亲”。
眉山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提升打造“东坡故里·天府眉山”品牌矩阵,围绕“中国有三苏”文化旅游名片、“寻宝数百年·出水惊天下”文博旅游名片、“世界最美桌山·西部疗愈天堂”康养度假名片和“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滨水旅居名片4张名片,形成分众化、差异化的品牌体系。
此外,日前出台的《若干政策》也从高等级文旅品牌塑造、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支持打造文艺精品力作等12个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并设立两年共计约5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池,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真金白银支撑。
“这一战略定位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周浩表示,通过精准的资金支持和差异化的产品供给,一方面强化“近“的优势,另一方面补齐“远”的短板,重点破除业态单一、过夜率低等制约因素,破解“留不住人”的发展难题,全面提升眉山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游客在瓦屋山峡谷体验漂流。(洪雅县文广旅局供图)
软与硬
既要活化文化IP 又要升级标杆项目
“我们面前的这口古井养育出了三位大文豪,每当考试前夕,眉山学子都会来此洗洗手,沾沾文气。”三苏祠内,眉山中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李熙然清脆的童声格外响亮。这个暑假,作为“苏娃讲苏府”红领巾讲解员的她,每周都会为游客讲述三苏故事。
穿过古井旁的回廊来到三苏祠文创店,乐活东坡盲盒摆件、大江东去流沙冰箱贴、三苏祠荷花季香囊等产品深受年轻人追捧。这些“移动文化名片”成为传播东坡文化的新方式。
“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文化IP打造必须贴合年轻人的需求。”三苏祠博物馆的运营方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雷蕾说,目前团队已开发“礼遇东坡”系列文创产品上百款,涵盖旅游纪念品、学习用品、饰品、书籍、茶饮等多个领域。
除了活化,集中资源打造标杆项目和核心地标,塑造高等级文旅品牌也不容忽视。洪雅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韦薇表示,洪雅县依托瓦屋山景区、柳江玉屏度假区、雅女湖度假区等,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徒步露营、低空旅游等多元业态。
“我们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发展思路,既集中力量打造标杆项目,又通过创新业态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韦薇以瓦屋山景区“创5A级”为例:目前已累计投入24.8亿元建成20余个重点项目,“下一步将重点提升现有22公里徒步线路品质,包括增设智慧导览设备、配套安全警示与休息驿站等。”
眉山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继红说,接下来,集团将锚定“三苏祠+江口沉银”文博游IP,升级环雅女湖康养和度假功能,推进岷江生态文旅走廊整体策划等,打造特色文旅精品路线,实现文化产业向文旅产业的创造性转化。
游客在瓦屋山滑翔伞飞行营地体验低空飞翔。(洪雅县文广旅局供图)
内与外
一手抓优势产业引进 一手抓强化人才支撑
做强城市营销,眉山探索不断。从早前与惠州、黄冈、儋州等东坡相关遗址遗迹地联动打造的“城市CP”宣传,到邀请知名学者、网络大V打卡三苏祠,再到凭借东坡美食和《诗忆东坡》等文化剧目成功出圈,眉山一直努力升级城市立体宣传计划。
“如今,我们又多了一个抓手。”周浩表示,当下眉山正借力赛事活动发展“票根经济”和“跟着赛事去旅行”,以赛事带动消费,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近年来,眉山举办了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亚洲少年攀岩锦标赛、中国桨板公开赛等高水平赛事,吸引大批参赛者和观赛游客前来消费。9月和11月,洪雅县和彭山区还将分别举办2025中国·瓦屋山环雅女湖自行车赛和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彭山站),进一步激活体育旅游市场。
“我们正充分挖掘本地文旅资源的内生动力,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激活存量资源。”但周浩也坦言,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眉山还需要引入更多优势产业和高层次人才,通过持续的氛围营造和情绪引导,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强化人才支撑,《若干政策》专门制定了引才育才措施,包括依托“眉州英才计划”重点引进培育文旅融合领域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与文旅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育;建立专业人才激励奖励机制等。
“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素。”周浩表示,当前眉山文旅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持续优化各类生产要素,才有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