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古老宁夏的苍茫底色之上,一曲以高质量发展为旋律的旅游华章正磅礴奏响。
“十四五”以来的5年,宁夏旅游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潮,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这5年,宁夏旅游业筋骨日益强健、市场活力奔涌不息、游客获得感与满意度节节攀升。一幅“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崭新画卷在西部大地恢宏展开。
战略引领与格局重塑: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舟行万里,操之在舵。
面对全球产业格局深刻变革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将旅游业定位为“经济支柱产业”系统推进。
这一战略定位的精准把握,缘于对区情的深刻洞察:宁夏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但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且特色鲜明,旅游业具有拉动消费、优化结构、富民增收、提升形象的复合价值。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国家战略大局,以“一轴一廊一核三区”的宏大格局重塑产业空间,推动旅游业从零散景点开发向全域系统构建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顶层设计的磅礴笔力,落于一系列前瞻规划与重磅政策之上。《宁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围绕黄河、长城、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的建设保护规划等20余项重大规划,共同构筑了旅游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轴一廊一核三区”全域发展新格局的清晰蓝图。黄河文化旅游发展轴,承载着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活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飘散着紫色梦想与产业的芬芳;银川文化旅游发展核心区,汇聚着资源与服务的优势;中卫休闲度假旅游区、六盘山生态红色文化融合区、东部历史文化展示区则如3颗璀璨明珠,各展其姿。
这5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文旅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旅游花费分别由2020年的3429.54万人次、199.06亿元增加到2024年8129.78万人次、769.77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4.08%和40.23%,旅游业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作用不断显现,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融合与创新,是宁夏旅游业迸发无限活力的“金钥匙”。
它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精准连接起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共荣之路。它更如同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催生出“葡萄酒+文旅”的独特模式。走进安漠酒店,远望贺兰山巍峨耸立,近处观景平台上的巨大水面令人称奇。“这里是一个‘葡萄酒+生活’为主题的全场景消费平台,品酒派对、创意市集、篝火晚会等体验项目,能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葡萄酒主题度假体验。”宁夏图兰朵酒庄庄主郑子丰说。
“葡萄酒+文旅”,让游客邂逅不一样的风土。4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的连续举办,24家酒庄及枸杞类旅游景区的培育,不仅让这一模式成为国家层面的典型案例,更让宁夏赢得了“推荐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世界级美誉。而“星星的故乡”这一绿色“杠杆”,则巧妙撬动了星空旅游这片蓝海。星空大会、星空朗读、沙漠星星酒店、星空营地……宁夏将静谧的夜空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创新IP。
旅游业赋能城市更新的行动,则让传统目的地焕发崭新容颜。银川花博园—览山公园—阅海湖城市新地标的打造,使览山公园等一跃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点,刷新了城市颜值与气质。
这5年,在业态培育上,宁夏坚持业态创新、要素重塑和资金整合相统一,累计筹措8.25亿元,打造了以银川凤凰幻城、漫葡小镇、图兰朵小镇等为代表的旅游新场景,培育形成富有宁夏地域特色的文旅IP,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旅游体验。
文化赋能与品牌叙事:彰显高质量发展新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是要打响品牌美誉度、构建可持续的文旅融合。”银川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帅表示。
8月17日晚,当2025览山音乐季第二场演出落下帷幕时,来自兰州的游客杨超小心翼翼地收好票根说:“这可是银川的朋友推荐的‘优惠密码’,明天去阅彩城吃顿冰煮羊,还能买一杯奶茶,都是8.8折优惠,这种‘一票多用’的感觉很值,像是给旅行加了份惊喜。”
宁夏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文旅融合,催生出一个个响当当的文旅品牌,银川览山音乐季就是典型的例证。
2025览山音乐季接连推出两场盛大演出,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走进览山公园,共赴音乐盛宴。演唱会上,歌手吴克群身穿写有“银川”的白色T恤,瞬间燃爆现场。演唱间隙,歌手们也纷纷向观众秀出自己此行收到的特殊礼物——西夏陵文创塔灵灵和岩画宝宝的玩偶。用好这类“行走的广告牌”,文旅IP的借势出圈也带来了消费的热潮。
此外,《看见贺兰》《不朽的长城》《沙坡头盛典》等精品演艺,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成为宁夏吸引客流、引爆市场的亮丽名片。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特别是“徒步百里祭英烈”等活动,以其深刻的感染力被誉为爱国主义教育典范,产生了点击量超21亿人次的巨大网络影响。
在品牌叙事上,以“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为统领,“到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星星的故乡”“宁夏归来不看沙”等差异化子品牌深入人心。通过中阿旅行商大会、“紫色梦想”全球推广、大西北文旅峰会等高端活动,以及“两晒一促”等全媒体传播,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跃升……
这5年,在品牌打造上,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填补了宁夏的空白。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现5A级旅游景区地级市全覆盖。
大漠黄河展新卷,塞上江南启新程。展望“十五五”,宁夏旅游业将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向着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