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固原是最努力的一座城市,可能少有人能反驳。
这两天,固原的“固原农文旅”羊城推介会火爆出圈!威记也意外接到来自老家朋友同学的电话和消息,问威记固原怎么样?威记正奇怪,他们解释说,他们在广州看到了固原的展示推介,有些心动,想着有时间了去游玩一番。
【图片来源@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新媒体】
说起来,这些年固原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推介,可谓不遗余力,勤奋可见!
以前,威记对于固原的认识,来自于书本。虽然历史深厚,可想象中却是“苦脊甲天下”之地,是荒凉贫穷的代名词。自从参加了“网络达人浪固原”,还有一些活动,亲身在固原感受它的山水和人文风情,并且在银川的举办的一些博览会还有一些农产品推荐会上看到固原的风物特产,看到“村BA”精彩的时候,完全刷新了威记对于固原的认知。
才发现,原来固原是这么的不简单,并不只是历史,实乃一处文旅宝藏之地!
固原的蜕变,正像一位低调的隐士突然抖落满身风尘,向世界展露出璀璨的内核。这座曾经被黄土高原风沙遮蔽的城市,如今正以惊人的活力重塑着自己的形象。
固原的发展定位相当精准,文旅,农业是其发展的底色和底气!让人震撼其文化自觉。下辖的县区文旅、农业各有特色,比如彭阳的梯田和姚源遗址;隆德的老巷子和非遗项目众多;固原的萧关风韵;西吉的人文风情和风景等,可谓一地一风情,一地一特色,一地一风景。并且它们都成为地方经济名片和地域标签,成为讲好地方故事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所以,每次去固原,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感受,并不是“仅此而已”,是更多的惊喜和意外的发现!比如秋日登上六盘山时,漫山红叶如火焰般燃烧,山涧里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那种风景赏心悦目的同时,还有几分壮怀激烈的感觉,难怪伟人会有《清平乐·六盘山》那样的感慨!
"我们不是在推销风景,而是在邀请大家见证一场黄土高原的文艺复兴。"这座城市正用最朴实的努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山海情"续篇。
固原的故事,从来都不只是关于过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彭阳梯田上,层层叠叠的田垄宛如大地的指纹,记录着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那些曾经被认为贫瘠的土地,如今正孕育出金黄的荞麦花海,成为摄影爱好者追逐的绝美画面。
在隆德的古巷深处,非遗传承人的作坊里飘出阵阵墨香。剪纸艺人手中的剪刀舞动间,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窗花便跃然纸上;砖雕匠人敲打青砖的叮当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古老的民谣。这些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技艺,正通过短视频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最令人惊喜的是固原人的创新精神。在西吉的节庆美好里,传统的春官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好吃头、好东西”既保留了乡愁的味道,又增添了价值。而在原州区的夜市,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正用直播镜头,向全国网友展示着土豆的108种吃法。
要是深度游,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夜晚同样迷人。六盘山下的星空营地,天文爱好者架起望远镜,向游客讲述着北斗七星与当地传说的奇妙联系;须弥山石窟的灯光秀,用现代科技重现着丝路古道的辉煌记忆。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要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更有深度。
未来,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那些曾经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抵达的美景,将会以更便捷的方式向世人敞开怀抱。
期待固原不要变得浮躁,而是更加珍视自己的本色——就像黄土高原上倔强生长的柠条,越是干旱贫瘠,越要绽放出耀眼的金黄。
固原加油!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