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晋中展厅的文创产品成了不折不扣的“流量担当”。从古迹IP到红色记忆,从非遗手艺到高校巧思,每一件都透着晋中独有的文化密码,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只想把这份“晋味”惊喜带回家。
文旅融合展示区里,榆次老城IP文创产品,晋商大院周边文创产品,以及左权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古城大院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被印在帆布包上,古建书签更是把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的精巧纹样微缩在书签上。千年古迹的灵魂,都藏进了日常小物里。
最让人惊喜的是昔阳景点冰箱贴,沉浸式体验街区的红色记忆、石马寺的千年石窟、虎头山的风光、崇家岭的冰雪乐趣……昔阳的“名场面”全装进方寸之间。一张冰箱贴,就是一部昔阳微旅行指南。
左权的红色文创,是文博会里最触动人心的存在。泛黄的“左权家书”文创,字字句句都是家国情怀;“亲疙瘩”主题文创则把当地的红色歌谣与民俗风情结合,让红色记忆有了更温柔的表达。
另一边,寿阳钩织文创则用细腻的针脚编织出乡土风情,小到挂件、大到摆件,每一件都是手艺人的心意,传统非遗在指尖焕发新生。
高校文创展示区里,山西农大、晋中信息学院、晋中师专“晋六工坊”的学子们, 把校园记忆和晋中文化玩出了新花样。晋中信息学院的学生们把校徽建筑做成盲盒,拆盒就像拆出校园里的小惊喜;冰箱贴、书签、保温杯上印着熟悉的教学楼,既是访问交流的伴手礼,也成了校友们的“回忆杀”。不少毕业多年的校友看到这些文创,果断下单,“这是把青春揣进兜里了!”
从千年古迹到青春校园,从红色记忆到非遗手艺, 晋中文创在文博会上亮的不仅是颜值,更是骨子里的文化底气。 这些带着温度与创意的小物件,正在让更多人读懂晋中,爱上晋中。
文/记者 田丽丽
图/记者 耿新洲 田丽丽
丨来源:晋中日报
丨编辑:肖彦谦
丨校对:赵昕
丨审核:裴众
丨监制:张润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