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沣西新城,满目葱茏、碧波荡漾、岸线蜿蜒,18座公园星罗棋布,1200万平方米绿地如翡翠般镶嵌在城市肌理中。近年来,沣西新城以“公园融城”为理念,构建“150米见绿、300米见园”的绿化体系,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绿肺”。在这里,自然与城市共生,生态与科技交融,一幅“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公园融城: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
“现在每天在家门口的公园晨跑、遛弯,真的很幸福。”家住沣西新城同德佳苑的张女士指着不远处的中心绿廊说道。这片生态绿廊,不仅是沣西新城的“城市绿肺”,更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打卡地。
沣西新城以“林田作底、水系为脉、绿道贯穿、公园点缀”为规划理念,构建“一绿环、一廊道、一中心、两轴线、多组团”的生态格局。截至目前,已建成新渭沙湿地公园、白马河公园、环形公园等18座公园,新增绿地1200余万平方米,形成“点、线、面”交织的绿色网络。
沣西新城不仅在地面铺绿,更向空中拓展。沣西新城通过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将绿化从“平面”推向“立体”。目前,总部经济园、西部云谷、西咸新区中心医院等建筑的屋顶花园已成为城市空中“绿洲”。
生态修复:“清波”的嬗变
“在沣西生活,就像住在一个大公园里。”市民李女士说,“每到周末,她都会带孩子去新渭沙湿地公园观鸟、写生,白鹭、绿头鸭经常出现,孩子特别喜欢。”
监测数据显示,沣河、新河水质分别由Ⅳ类、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新河成为陕西水质改善幅度最大的河流之一。
这一变化得益于沣西新城的“柔性治水”策略。不同于传统的硬化河道,沣西新城最大程度保留河流自然形态,不随意填湾、改道,并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8万吨,确保“浊水变清流”。
同时,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让沣西新城在大雨中“从容不迫”。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沣西新城探索建立海绵城市标准体系,着力构建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和中央雨洪调蓄系统四级雨水收集利用体系,实现了城市“遇水吸水、遇旱补水”的生态调节功能,“大雨不内涝,小雨不湿鞋”的目标成为现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
低碳实践:绿色技术赋能城市未来
沣西新城在全国率先推广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累计推广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和“地热+”模式超过2850万平方米,一个供暖季可代替标准煤约4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0.4万吨。目前,清洁供热技术输出至北京、河南、西藏等地,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和《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四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在全国范围内鼓励推广应用,绿色发展的“沣西智慧”为创新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样本。此外,沣西新城还探索“无废城市”建设,年处理建筑垃圾15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95万吨、再生砖10万立方米,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公园步道等工程。“这些‘会喝水’的再生砖,不仅环保,还能缓解城市内涝。”陕西建新绿环实业公司总经理陈静介绍。
在交通领域,沣西新城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形成常规公交为主体、动态公交和特色化线路为补充的公交体系,全域42条公交线路车辆新能源占比100%,为居民打造了“动态出行,随需而至”的新型智能绿色出行模式。
沣西新城
将继续以“公园城市”为蓝图
让生态与城市共融
让居民与自然共生
打造更具活力的“绿色引擎”
-End-
●
●
●
点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