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于鹤壁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古称朝歌,曾为商朝末期都城、卫国国都,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这里不仅是《封神演义》神话叙事的历史地理原点,更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二、主要景区
云梦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梦山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隐居讲学之地。
核心景点鬼谷洞相传为鬼谷子隐居处,现存明代石刻水帘洞;孙膑洞、庞涓洞等遗迹保存完好。
朝阳山景区,位于县城西侧,因山势如屏、旭日早升得名。北魏时期的朝阳寺石窟现存佛龛30余处,造像风格融合胡汉艺术特征。
摘星台公园,商纣王时期建造的观星台遗址,传说比干在此摘七窍玲珑心殉国。园内现存殷商文化陈列馆、比干殉难处碑林、林氏宗祠等建筑,是研究殷商文化的重要遗址。台高13米,夯土层清晰可见,经C14测定确认为商代遗存。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湿地,总面积332公顷,湿地率70%。公园内分布有丹顶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芦苇荡、荷花塘等生态景观与《诗经》中淇水悠悠,桧楫松舟的记载相映成趣。
三、特产美食
淇河鲫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背色黝黑、腹腔膜纯白又称双背鲫鱼。肉质细嫩鲜美,元代时即为贡品,尤以配用本地山泉炖煮的鲫鱼汤最为著名。
无核枣,栽培历史超3000年,《诗经》中八月剥枣即指此物。果实椭圆、核退化呈薄膜状,含糖量达35%,明清时期通过运河漕运远销江南。现西岗镇保留千年古枣树群,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缠丝鸭蛋,主产淇河沿岸,蛋黄呈红黄相间的螺旋纹理,富含硒元素。现有咸制、烤制等加工工艺,是宴客佳肴。
朝歌八珍,源自商周宫廷的宴席组合,包括:子馍(夹肉烤饼)、糗糕(小米蒸糕)、殷腿(腌制的鹿腿)、琼浆(桑葚酒)等八道菜品,经现代挖掘整理已形成标准化宴席体系。
四、历史人文
淇县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花窝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存表明6000年前已有先民活动。商武乙元年(前1147年)迁都于此,纣王时期扩建为朝歌城,周武王克商后封康叔建立卫国,延续了商文明血脉。
《诗经》收录的305篇中,直接提及淇水、卫地的诗作达39篇,《氓》《淇奥》等名篇生动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现存全国最大的商代石雕:纣王墓石兽(高3.5米),以及卫国贵族墓群出土的卫夫人青铜器系列,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文化高度。
民俗活动以朝歌古庙会最具特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的殷商文化祭祀大典,包含傩舞表演、甲骨文书法展等环节。民间工艺中,石雕石刻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梦山脚下的王庄村世代传承鬼谷子传说说唱艺术,保存手抄本《鬼谷子传奇》达万余行。
五、知名人物
鬼谷子王诩(约前400-前320),战国时期纵横家创始人,淇县云梦山为其故里及主要活动地。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杰出弟子,所著《鬼谷子》十四篇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其军事外交思想影响深远。
箕子(商末周初),商纣王叔父,朝歌人。周武王克商后请教治国之道,作《洪范》九章,开创五行学说体系。后东迁朝鲜建立箕子朝鲜,被韩国奉为文化始祖。
高遐昌(1664-1732),清代水利专家,淇县桥盟村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任江南河道总督期间主持治理黄河、淮河工程,发明分水鱼嘴技术,著有《河防刍议》六卷,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六、 结语
从行走在淇县,既能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根脉深度,也能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你和淇县的故事,还在继续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