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在不一样的阳光中醒来,对生活充满期待。一天忙碌之后,总能看到美丽的日落和苍山景色,再大的压力仿佛也随之消散,心情像鸟儿一样快乐。”8月21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专场发布会上,已经在大理旅居了6年的王纳森Nathan Jones先生分享了在大理旅居的美好生活。
20个案例入选“旅居云南”典型案例
近年来,大理倾力打造“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2024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1亿人次,同比增长15.5%;今年1-7月,接待游客7050.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7%,实现旅游总花费878.69亿元,增长19.29%,长期旅居大理人数已突破60万。
大理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理州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大理爱上生活”等系列文化IP,并持续培育“人类心灵栖居地——大理”新IP,构建独具魅力的旅居产品体系。通过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医、养”全要素配套,“创意引领+资源整合”模式,构建政企协同、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打造的“有风逸居”旅居电商平台,积极推动原住民与旅居者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多形态“候鸟式”康养旅居产品,让“来大理,就是大理人”已成为温暖现实。目前,大理州共有20个案例入选全省“旅居云南”百大典型案例,20个产品入选全省百大旅居目的地,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好旅居典型培树工作,大理州积极梳理旅居项目321个、适合发展旅居的自然村255个,高质量开展旅居试点工作。同时将A级旅游景区、最美乡愁旅游地、金牌旅游村、职工疗休养基地、艺术家第二居所等品牌创建与旅居村培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完善配套服务,拓展文化体验项目。通过联动酒店民宿业态规范发展,引进酒店民宿产业人才4000余名,打造民宿发展集聚区,积极引导村集体组建旅居专业化合作社或强村公司,打造出大理凤阳邑、巍山苍鹭谷等一批空闲农房长租型旅居村,全州开展旅居接待的自然村从2024年的25个增长到2025年的92个,旅居村的集体收入、人均收入要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旅居产业发展让当地村民成为收益者
紧邻洱海的大理市海东镇,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旅居业态,成为了旅居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如体验白族渔业文化的最佳旅居地金梭岛村,2024年村委会渔业合作社向全村分红1000万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发展之路。依山而建可尽览苍洱风光的文笔村,目前共有240位外地人在此投资创业,270名外来务工者长期在此就业,村民通过出租房屋142院,本地人就近就业370人,收入得到了增加。坐落于山谷之中的石头村,吸引了全国各地24位艺术家入驻,昔日的空心村,已经变成了艺术旅居村落。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州巍山县,积极打造“旅居巍山·慢享时光”旅居品牌,2024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2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突破70亿元,两项增速均居全州第一。通过精准打造“人间烟火在巍山”IP,抖音话题点击量超4.7亿次,古城里,甲马、扎染、手工制香等传统业态焕发新活力,咖啡、瓦猫、旅拍等新业态蓬勃生长,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交织出巍山多元的独特魅力,吸引大批年轻创业者成为“新巍山人”。
太保(大理)颐老院作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全国唯一的乐养项目,将大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融入到旅居客人的体验中,通过标准化管理、定制化服务等举措,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到访,大理社区自开业至今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累计入住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浙江、川渝等地老年旅居客3万余人。越来越多的旅居客户,从入住1个星期,到入住1个月,再到入住3个月……太保家园逐渐成为他们旅居养老的“第二个家”, 而大理,也正在成为更多人的第二故乡。
中国人民银行大理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琰介绍,为积极助力旅居产业发展,大理州在全省率先形成了金融支持旅居产业的系统性工作机制和措施,截至目前,全州旅居业贷款余额达208亿元,同比增长22%,旅居金融创新基础正在形成,1-7月,全州共受理外卡交易超4665万元人民币,外籍人员在大理开立的银行账户数量突破7000户,有效助力跨境“游”向跨境“居”转化。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杨丽菊
编辑:姜蕾
审核:朱家吉
二审:陈唯一
终审:黄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