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的名句,恰是南充高坪鹤鸣山景区的真实写照。这里因一座宋代白塔而闻名,伴着一个美丽的飞升传说,如今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和当地人心中的绝对地标。
8月20日,趁着天朗气清,记者实地探访,访问这座静谧庄严的千年古塔,感受塔下的一城烟火。
晨光熹微,记者沿白塔公园宽阔的台阶拾级而上。绿树成荫,鸟鸣清脆,一座灰白色的古塔就静静矗立在青石板铺就的公园广场中央。抬头仰望,37.1米高的塔身巍然屹立,13层塔檐在晨光中轮廓分明。塔基雕有龙纹的须弥座更显古朴庄重。为保护文物,塔门已加装护栏,游客虽不能登临,但仍可绕塔细观。
细细品察,北宋工匠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这是一座楼阁式斗拱建筑,通体裱糊白灰。塔东第十层外,“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仍清晰可辨。二至十层外壁砌有93个小龛,原有神像端坐其间。这些细节,无不诉说着千年之前匠人的智慧与虔诚。
塔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静静矗立。据介绍此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首次修缮后得名“无量宝塔”。又因通体素白,被百姓亲切称为“白塔”。历经1981年塔基修缮和1995年全面维护,如今,它作为四川现存最早的宋代古塔,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声未报钟先到,催动江城万户烟。”清代诗句描绘的正是昔日“白塔晨钟”的盛景。古时,每级塔檐四角悬有铜铃,江风拂过,清音与寺钟相和,远播全城。每日清晨,钟声唤人劳作,成为南充古八景之一。当地老人回忆:“晨风中的铃声悠远动听,令人心旷神怡。”
清晨的白塔周围,已有人在广场上健身,三三两两的市民闲坐聊天,悠然自得。这里已成为市民聚集的理想场所,茶话锻炼,各得其所,围绕白塔形成了充满生机的公共空间。
白塔所在的鹤鸣山之名,还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唐代,女真人谢自然在江对岸的金泉山修炼得道,贞元十年她飞升成仙时,这里群鹤翔集鸣叫,久久不散,鹤鸣山因此得名。
近年,当地以白塔为核心,在鹤鸣山上修缮打造了鹤鸣湖、古井潭、王平墓、文化艺术墙、晨钟楼和望江长廊等景点,又融合蜀汉文化、塔文化和宗教文化,新增嘉陵江生态湿地科普长廊、船工号子雕塑和音乐喷泉等景观。如今,鹤鸣山景区已形成白塔历史文化体验区和滨江湿地生态休闲区两大板块,作为免费开放的山地综合性公园,持续迎接着八方来客。
站在鹤鸣山眺望,江城风光尽收眼底。“登临环顾千峰秀,钟声散入五云端。”古人诗句至今依然贴切。嘉陵江如练,南充城如画,远山叠翠,近水含烟,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千年白塔与现代都市相映成趣:塔下是繁华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塔后宝寿寺内,檐角铜铃清音依旧。历史与现代在此碰撞交融,和谐共生。
当暮色渐染,白塔在灯光映照下焕发出不同于白日的风采。信步走出白塔公园,毗邻的白塔耍都已然灯火璀璨、人声熙攘。这片依托千年白塔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的休闲街区,特色餐饮店升腾着诱人的香气,为静谧的古塔夜色平添了几分活色生香的烟火气。
穿过白塔耍都,走过一道玻璃连廊,白塔公园脚下王府井购物中心此时正是热闹非凡。这个商场有时尚购物、亲子娱乐、多元餐饮等,每到夜幕降临市民们喜欢来到这里享受吃、喝、玩、乐、购一站齐全的便捷与乐趣。
信步穿过商场,嘉陵江畔又是另一番景色。夜色中,华灯璀璨倒映于江面,江水拍打江岸发出哗哗的声音。信步于江边,背后是千年白塔,眼前是嘉陵江水,静赏夜景、吹风闲谈,好不惬意。
“令我开心唯宋塔,使人深省是晨钟。”正如诗中所说,宋代白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高坪人心中的精神图腾,连缀起了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更为我们在时代湍流中安放了一份不变的文化自信与乡土深情。
全媒体记者 刘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