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未来最吃香的城市,不是达州、泸州,或将成下一个“成都”——说的就是宜宾。很多人一听宜宾,先想到五粮液,其实这座长江首城早就把“酒香”变成了“发展香气”,正在悄悄长成西南版图上不可忽视的新极点。
宜宾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在此交汇,天然就是西南地区的十字路口。从地图上看,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大城市正好围成一个“X”,宜宾就在交叉点上,直线距离都不算远,这种几何中心的优势,别的城市想学也学不来。
全市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山地、丘陵、平坝层层递进,最高峰屏山老君山海拔两千多米,最低点江安河谷只有两百多米,落差大却又不极端,既留住了水汽,也留出了平地。气候是标准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冬天不冷,夏天不算太热,雨热同季,四季能分清,又没有长江中下游那种连绵不断的梅雨,生活体感比较舒适。
区位加地形让宜宾自古就是物资集散和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国家战略把这里钉得更牢: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八十强、五十个铁路枢纽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节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轴节点、成渝城市群南翼核心,条条定位都在点名“宜宾必须强”。
水路上宜宾港是交通部明确的“长江干支中转港”,千吨级轮船常年可直抵上海;铁路上,成贵高铁、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在此十字交叉,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全部是“一小时出头”的动车圈;公路上,G85渝昆、G93成渝环线、S4成宜昭等高速织成米字形;航空上,五粮液机场已开通四十多条航线,远期规划第二跑道。水铁公空四张网一叠加,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然往这儿跑。
宜宾最拿得出手的是“酒、电、纸、化、锂”五条链。白酒以五粮液为龙头,产能和品牌都在全国前排;能源依托三江干流的水电、本地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火电、水电、核电多能互补,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造纸依托竹资源,从竹浆到成品纸全程配套;化工以氯碱、钛化工、磷化工为主,园区化程度高;最吸睛的是锂电,宁德时代、天华超净、德方纳米、长盈精密等头部企业把宜宾选作西部制造中心,正负极材料、电芯、整车、回收全链条落地,几年之内就形成了“锂电之都”的雏形。五条链既稳住了传统产业,又抓住了新能源风口,新旧动能切换的节奏踩得准。
大学教育是宜宾的短板,也是这几年补得最狠的。四川轻化工大学本部整体迁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陆续在宜宾建研究院或分校,大学城一期到三期连片成型,在校大学生人数几年内翻了几倍。产教融合的模式很直接:企业出题、学校解题、政府给政策,一批研究生刚毕业就直接走进动力电池实验室或智能生产线,人才不再“东南飞”。
旅游一直是宜宾的隐藏彩蛋。蜀南竹海连片楠竹蔓延数十里,负氧离子高,夏天比城里凉快好几度;兴文石海是世界地质公园,石芽、漏斗、峡谷、溶洞密集,被称作“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李庄古镇是长江边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之一,抗战时期同济大学西迁旧址犹在,青瓦木楼、长江落日、白肉白酒,一条线就能把历史和烟火气全部串起来;南溪古街、珙县僰人悬棺、江安夕佳山民居、屏山老君山原始森林……景点分散却各有特色,高铁和高速修通后,周末游客成倍数增长。
成都的优势在于西南中心、产业多元、消费活跃、交通辐射,而这些能力宜宾正在快速复制:区位上是川渝滇黔几何中心,交通上形成米字形枢纽,产业上白酒稳住底盘、锂电打开天花板,教育上大学城迅速补位,旅游上自然人文兼备。更关键的是成都平原已经高度开发,川南下一个成片可开发、资源又富集的地方,宜宾是个不错的选择。
宜宾距离真正比肩成都还有差距:城区人口规模、现代服务业厚度、国际化程度都还在爬坡。但国家把交通、能源、产业、教育的多重利好一次性叠加到一个地级市身上,这种窗口期并不常见。只要保持现在的节奏,把产业留住、把人才稳住、把生态守好,宜宾从“川南重镇”升格为“西南新核”并非遥不可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