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的午后,木构千楹、黛瓦连云的丽江古城在20度的轻风中舒展着身姿,飞檐翘角下,身穿艳丽民族服饰的少女正踮脚触碰檐角悬挂的驼铃,纳西老嬢嬢坐在古朴大门的石阶上叫卖着手工香囊,熙熙攘攘穿行其间的游客忽聚忽散——年轻情侣搭着披肩斜倚在古桥栏柱上自拍,小孩举着卡通气球追跑嬉闹……一位满头白发的游客举起相机,正准备将眼前惬意的一幕永久收藏,两道身着荧光绿巡逻服的民辅警身影闯入了他的镜头远角,与古城美景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咔嚓一声,他按下了快门。他们时而驻足为迷路的老人指路,时而俯身帮孩童捡起掉落的风车,警用肩灯在树影婆娑间点缀出红蓝相间的一抹明丽,与檐角风铃、小铺里的鲜花饼香气共同编织着岁月静好的光影。
在丽江,景警交融的画面可不只出现在景区里,在人潮涌动的商业广场、烟火升腾的夜市烧烤摊前、古韵流芳的古镇旅拍店里、现代气派的新兴酒店群旁、车流如织的红绿灯口,都有他们挺拔的身影。在这个数百万游客涌入的暑期,他们以百分百的热忱守护着这座盛夏仅20度的清凉小城,他们就是古城公安民辅警们。
今天,由他们来讲述在景区里、人群中、夜幕下,守护这座旅游小城安宁的故事——
讲述人:古城派出所副所长 树依林
用心守护你的诗和远方
我们的故事,要从一封跨越千山万水的手写信说起。
那是个烈日当空的午后,值班室里一阵电话铃声刺破了暑气——又一起儿童与家人走散警情。“警察同志,一定要帮我找到孩子!我家孩子不见时身穿……”电话那头报警人李先生声音打着颤,背景声里人潮翻涌的嘈杂让我们心头一紧。

(当事人的手写感谢信)
放下对讲机,值班民警杨绍华,辅警李树、赵春源立即分头行动。调监控的同事死死盯着屏幕,现场分片区拉网式排查,汗水浸透制服贴在后背,却无人停下脚步,当我们在小摊后找到那个蜷缩着的小小身影时,孩子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抱起他的瞬间,民警杨绍华警服前襟被小孩攥出了褶皱。
每年寒暑假或是国庆节、春节等旅游高峰期,在日均游客30万+、瞬时游客最高12万的丽江古城里,我们处理的类似警情数不胜数。今年暑期,我们新组建并部署15个由1名民警+1名民兵+1名森林消防队员组成的巡逻组,加上局机关下沉的13个巡逻组在每晚8点至凌晨1点间在重点区域进行巡逻防控,开展救助服务和在人流密集预警启动时的人流疏导工作。同时,我们派出所还安排值班组及备勤组组成8个巡逻组,分别在每晚8点至凌晨2点、凌晨2点至5点期间无缝衔接进行治安巡逻,重点关注夜深人静时可能发生的各类治安问题。
最近,我们日均救助服务类警情超过50起,包括寻找失物、寻找与家人走散老人儿童、调解购物纠纷等,在这一点一滴的用心服务中守护游客和辖区群众的安宁,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古城所民辅警在景区巡逻)
如今再翻开这封信,读着信里“藏蓝守护”四个字,监控屏幕里那些不分昼夜的面孔又浮现眼前。民警杨绍华蹲抱起孩子时掉落的警帽,还有辅警赵春源蹲在路边哄孩子的模样......这些画面比任何勋章都珍贵。

(树依林在接受采访中)
信笺最后那句“感受丽江古城的温暖底色与平安力量”,让我突然明白:我们守护的何止是古城的砖瓦,更是万千人心中的那抹人间烟火,这身警服穿在身上,责任就刻进了骨血里。
讲述人:束河派出所所长牛永杰、副所长杨晓琪
出门旅游,图的就是个开心
而我们守护的便是这份开心
出门旅游,图的就是个开心。可近期频发的机票退改签诈骗,却让不少游客的愉快行程蒙上阴影。

(束河所民辅警为景区游客普法)
几天前,我们辖区就上演了一场“惊心40分钟”。游客王女士在束河古巷里漫步时,突然接到“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其航班信息,声称“因机械故障需办理退改签”,并诱导开启屏幕共享操作。所幸王女士警觉性高,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到一半便意识到可能受骗了,她立即携带手机赶到我们所里,民警当即识破骗局,发现其2000余元的机票已被诈骗分子恶意退订,仅获数百元退款。
“别转账!这是典型诈骗!”我们值班民警一边阻断操作,一边以派出所名义紧急联系订票平台。经多方协调,最终成功恢复王女士原定航班,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元。事后,王女士表示,这场与诈骗分子的“时间赛跑”,让她真切感受到“警察蓝”就在身边。

(束河所民辅警前往辖区旅拍店走访)
今年暑期,我们针对辖区特点,同步开展了束河古镇景区内旅客行业(如酒店、旅拍等)和住宿行业的反诈宣传教育和预防提示;对中济海公园进行了实地检查并提出硬件改进建议,包括协同水库管理局开展防溺水宣导和监控系统完善升级。

(束河所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此外,在热点区域如旅游景区及辖区居民集中的中济海公园加强了夜间巡逻工作,前几天还在巡逻中救助了一名与家人走散的儿童。看!这面写着“警官热心赢信赖,护送孩童归家园”的锦旗是我们刚刚挂上去的,正是来自那名孩子的家长。

(牛永杰在接受采访中)

(杨晓琪在接受采访中)
此刻,我正要去调解一起住宿纠纷,守护游客的好心情,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
讲述人:西安派出所所长 和云
清晨六点结束的夜巡
只为这抹平安底色
晨光初绽时,我们的“铁甲战车”刚刚结束整夜巡防归队,作为守护全市最繁华“不夜城”的城区派出所,辖区内霓虹灯与烧烤摊交织成24小时不眠的烟火江湖。当暑期如约而至的热浪裹挟着背包客与归乡学子涌入,辖区瞬间切换成“人潮模式”,我们也随之进入24小时不停运转状态——每个闪烁的警灯都是流动的平安坐标,每双巡逻鞋底都丈量着夏夜的平安尺度。

(西安所民辅警在辖区夜市巡逻)
今年暑期,我们增加警力部署,通过加密巡逻频次、整治治安复杂区域、加强行业场所管理、联动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等多项措施强化暑期旅游高峰期各项工作。每晚部署13组巡逻单元,覆盖时间为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强化街面巡逻和人群引导;针对地下商场等重点区域,派警力和街道工作人员开展联合巡逻;对电子游戏室等进行整治,有针对性地预防处置多发警情;对酒吧、KTV、台球室等场所进行普法宣传,督促场所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

(西安所民辅警在辖区酒吧巡逻)
夜巡归来的警员们走进装备室,在卸装归仓的时间里复盘着昨夜战果:巡逻民警在夜市摊前按住欲掀翻桌子的醉汉手腕,酒吧转角处架起醉成烂泥的男子送医,巷口烧烤摊前喝止高声吵架的年轻人,警用记录仪里存着醉客遗落的第七部手机照片,警车后座捎过三位打不到车的异乡人,街边霓虹灯下化解三起消费纠纷。

(和云在接受采访中)
这些散落在街巷的碎片化警情,被警灯串联起来,在夏夜织就一张绵密的安全网——当凌晨三点的大研古城已进入睡梦,这张网持续托起这一方居民和游客的安全感。
讲述人:祥和派出所民警 杨东轩
人海如潮处,有你有我有他们!
作为一名00后民警,这是我来到基层派出所的第三个年头,但这短短三年却让我切身体会到,每个长假的来临,便是我们需要绷紧心中一根弦的时候。

(祥和所民警前往客运站巡逻)
那根弦,是关于凌晨街头的“温暖记忆”。
凌晨四点,我们值班民警接到群众报警,说是路边草丛里躺着一名醉酒的外国游客,接警后同事迅速前往现场将他带回醒酒。随后,我们发现他没带手机也不会说中文,只能通过多部门联动,历时约10小时找到了他朋友的住处。当天下午,我们将他送回朋友处时候,他还说这是“最温暖的醉酒记忆”。

(祥和所民警检查旅客证件)
那根弦,是关于紧急搜寻的“银发诗篇”。
八月酷暑,70多岁的老人离家出走,我们在他常去的广场附近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在3个多小时的监控+巡逻搜寻后找回了老人,当时看着监控里颤颤巍巍徘徊的老人,我们都十分揪心,更别说是旁边早已情绪几近崩溃的家属。我们的值班民辅警给老人端去解暑的凉水哄老人喝下时,我忽然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母亲。后来老人的儿女在值班室里连连道谢,那一声声感谢至今仍在值班室萦绕。

(祥和所民警在辖区商业广场巡逻)
那根弦,是关于破碎车窗的“月光宝盒”。
前几天晚上,我们专案组接到报警,说是当事人将车子停在停车场时,忘记锁车门,车里几万元现金被偷了。接到报警后我们立即出动,在第二天清晨便将嫌疑人抓捕归案了,同时也将被偷的财物及时归还给了报警人。这个暑期,我们已连续破获了多起类似盗窃案,当事人也给我们送来了锦旗还有给市长热线打电话表扬我们快速破案。

(杨东轩在接受采访中)
此刻,刚刚连夜办案还未入眠的我,望着窗外一层层晕开的晨光,忽然便懂得:警察的荣誉不在锦旗的缎面上,而在那些紧攥着我们衣角的手掌里,在异国他乡安心的鼾声中,在青石板路上代代相传的信任里。这身藏蓝,穿的是责任,守的是人心,人海如潮处的平安声里,有你有我有无数个身穿藏蓝的他们!
讲述人:金山派出所副所长 冯智
这里,有“新”更有心
那个傍晚,暮色四合时,警用对讲机在胸前颤动。我赶到报警现场,一名游客正与酒店前台理论:“你们去看看那个房间怎么住人?我要求马上给我换一间房!”酒店前台工作人员举着手机直叹气:“暑期真没空房了。”

(金山所民警在辖区酒店群走访)
又是一起住宿纠纷。正逢暑期旅游旺季,酒店、民宿爆满时常引发换房纠纷,特别是辖区内的新酒店群正式投入运营后,我们接到的类似警情也多了起来。值班民警介入后,通过系统筛查发现一间未入住的预留房,协调酒店马上为游客进行置换,一起纠纷顺利化解。这类警情或因酒店服务缺位,或因游客要求失当,调解关键在于在法理框架下寻找情理共融点——既守住规则底线,又熨帖人性温度,方能让游客的“住不安”变为“心很暖”。

(冯智在接受采访中)
今年暑期旅游热潮中,为应对新投用的酒店群带来的接警量攀升,我们采取部署重点巡逻线、建立警企联防联控机制、开展预防性宣传和巡查等创新举措,让辖区群众和游客感受到我们的“五心服务”。
讲述人:交管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 赵松
有荧光绿和警哨声的地方
你只管安心前行
这个暑期的每个清晨,我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七月以来,我们的执勤服每天都要被汗水浸透三次——清晨的潮气、正午的烈日、深夜的暑气,在荧光绿的外套上洇出深浅不一的盐渍地图。

(古城交管大队民警在路口执勤)
正午两点,烈日把路面烤得发烫,对讲机突然响起:“古城口有两辆车发生剐蹭!”我跨上摩托时,后视镜里晃过自己晒得通红的脸。“大家别急!”到达现场,我扯着沙哑的嗓子喊出第三遍时,围在四周的人流终于散开,几分钟时间,我们便将堵住的路口重新疏散开来。

(古城交管大队民警深夜执勤中)
最难忘的是几天前的暴雨夜,对讲机里传来急报,辖区内多个路口有积水,造成了交通堵塞,我们大队所有值班民辅警出动。积水已漫过脚踝,警用皮靴里能倒出水来,但看着远处逐渐恢复的车流,听着雨点击打雨衣的沙沙声,忽然明白:我们站成的样子,就是游客心中的路标。这身被雨水泡得发沉的制服里,装着比盛夏阳光更滚烫的初心。

(丽江交警深夜执勤中)
今年暑期,在路面管控上,我们科学合理安排警力,采取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针对可能出现的拥堵情况,提前制定了疏导方案,并加大了视频巡查力度,对易拥堵路段通过调控红绿灯通行时间和路面管控,及时疏导和分流车辆,避免发生长时间、大面积拥堵。如发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突发情况,也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

(赵松在接受采访中)
此刻望着岗亭外依然汹涌的车流,我知道明天清晨五点,又会有一批新的游客涌入这座小城,而我们的白手套,永远准备着为平安指路。
采访结束,暮色浸染古城,赵松的警用摩托已融入车流,警灯在晚风中划出红色轨迹。此刻,杨东轩正带队穿过市政广场的各个广场舞方阵,皮鞋底敲击地砖的节奏与祥和商业广场的霓虹同步亮起;和云正坐在副驾驶,警车串起夜间的热闹,对讲机里发出优化警力部署的指令;牛永杰与杨晓琪分头行动,一人正联系“马锅头调解室”一起调解涉旅纠纷,一人火速赶往疑似被骗群众的住所;冯智提着工作包,刚从一个酒店出来,马上又钻进另一家高耸的酒店,他的身影消失在酒店群中;树依林则在玉河广场警务亭前,安排当晚的联合巡逻线路,几分钟后,警察蓝+橄榄绿+火焰蓝组成的各小组,像流经大水车的玉河水分路散开,流向古城的各个街巷……
——这是属于暑期平安的进行曲,每个音符都在续写古城公安的守护诗篇。
签发丨许建珞
审校丨宁 琳
编校丨严煜霞
来源丨丽江古城警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