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由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聊斋:兰若寺》与崂山联动。
东方影都置景拍摄的《蛟龙行动》特别版8月底上映。
8月16日,2025年青岛暑期档电影总票房成功突破1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凝聚着青岛市民暑期观影的热情,更折射出青岛作为“电影之都”,在电影全产业链布局、影旅融合创新、本土影视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持续深耕与初步成效,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票房高涨
多元影片引发观影热潮
今年暑期档,青岛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多部类型多元、题材新颖的影片纷纷登场,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口味。《南京照相馆》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在青岛地区票房一马当先。《浪浪山小妖怪》成为亲子观影和动漫爱好者的首选。而改编自热门小说的《长安的荔枝》,凭借其精彩的剧情和对大唐盛世的生动还原,也在青岛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三部影片暂列青岛地区票房前三。
青岛电影票房破亿,既是本地观众观影热情的见证,也与全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态势紧密相连。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暑期档有超过60部中外重磅影片定档,涵盖历史、悬疑、动画、科幻、动作等十余种类型,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8月18日,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
在全国市场高歌猛进的大背景下,青岛能分得一杯羹并突破亿元大关,并非偶然。其背后,是这座“电影之都”多年来在政策扶持和产业生态构建上的持续深耕。
政策驱动
产业布局全面开花
青岛电影产业能在暑期档收获如此佳绩,离不开长期以来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首个“电影之都”,青岛始终将电影产业视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影视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青岛市自2014年起推出《高端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历经十年打磨,2024年发布的《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政策进入3.0阶段:从最初的资金补贴,升级为聚焦关键环节的精准扶持:对后期制作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入驻补贴,对微短剧单部最高奖励100万元,并新增影视创研机构、衍生品开发等专项支持。在政策催化下,青岛形成了“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辐射全域”的产业版图。
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无疑是青岛电影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这里建立了亚洲领先的影视产业基地,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其中包括世界最大单体万米摄影棚,以及虚拟拍摄、动作捕捉等尖端技术,为众多大片的工业化制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产业布局,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青岛拍摄。像《流浪地球》《抓娃娃》《送你一朵小红花》《蛟龙行动》等电影,都在青岛留下了拍摄足迹。八大关、中山路历史城区、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等标志性景观在电影中一一呈现,不仅为电影增添了独特的城市魅力,也让青岛成为“跟着电影去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促进了文旅产业与电影产业的深度融合。
企业发力
“青岛出品”锋芒初露
在政策的扶持和影视基地的支撑下,青岛本地的影视企业也积极发力,在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崭露头角,逐步构建起全链共创的产业新生态。
青岛海发影视作为行业先锋,深度参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出品工作,为“青岛出品”增添了一部重磅作品。此外,公司还参与了《流浪地球》《狼图腾》等电影项目制作,从影视拍摄基地服务商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提升了青岛电影产业在内容投资与IP运营方面的话语权。青岛城市传媒则发挥自身从出版到影视的转化路径优势,推出了《小虎墩大英雄》《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等动画片。
其他影视公司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不断探索创新。青岛黄海影业的《海洋传奇》打造了公益电影及儿童叙事的全新范式;玖十古(青岛)文化的《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中创聚合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永安镇故事集》在国际影坛上屡获佳绩。此外,空谷幽水影业的警匪片《猎毒》、翰洺影业的喜剧片《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青岛橙禾影视的家庭片《洛桑的家事》等,都在不同类型电影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丰富了“青岛出品”的类型与内涵。
2025年的暑期档,“青岛出品”更是在大银幕上闪耀:青岛伊乐影业是暑期票房领跑影片《南京照相馆》的联合出品方,东方影都团队参与了《东极岛》高难度的水戏拍摄,《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是青发控股集团首次深度参与国际顶级动画IP的联合出品项目……
源源不断的“青岛出品”,在青岛构建起一个涵盖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文旅融合
电影赋能城市发展
“带上《聊斋:兰若寺》电影票,半价游崂山!”2025年暑期,随着这部影片热映,崂山景区推出的专属优惠政策,让青岛“跟着电影去旅游”热潮再升级,成为不少游客的出行新选择。
电影产业的蓬勃,为青岛文旅注入了强劲活力。观众不再满足于“银幕上看青岛”,更渴望走进现实场景“沉浸式体验电影”,催生出多样文旅新玩法。从《流浪地球》系列展现的东方影都科幻质感,到《抓娃娃》勾勒的老青岛烟火气,再到《聊斋:兰若寺》呈现的崂山山海意境,青岛的城、海、山通过大银幕走向全国,一个个“电影同款地标”成了影迷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其中,《抓娃娃》主要取景地——市北区有余里文创街区,凭借影片中复古又充满生活感的“友谊商店”“老青岛巷弄”等置景,在暑期迎来打卡热潮。
青岛不断整合资源,让“电影旅游”更有深度。如今,游客可以在1907 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院、中山路历史城区、八大关一线,打卡电影里的青岛,感受“电影之都”的历史底蕴;也可以进入“山海电影风光线”,在崂山、奥帆基地、东方影都等地,全方位体验青岛的独特光影魅力。
从“观影者”到“电影场景参与者”,从“单点打卡”到“线路化体验”,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让青岛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沉浸式电影体验城市”。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贾小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