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西乌珠穆沁草原上,草原“99号”公路如一条彩色绸带般蜿蜒伸展,不仅串联起成吉思汗瞭望山、蒙古汗城、游牧文化保护区等一众美景,更成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载体,见证着草原儿女共同发展、奔向幸福的奋斗历程。
沿中国醉美草原“99号公路”前行,沿线打造的非遗文化体验基地、研学旅游基地,让各族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草原文化。“我和蒙萌马”研学线路入选自治区首批“优秀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孩子们在这里听牧民讲蒙古马故事、学传统技艺;白马那达慕、非遗展、“草原99号公路”音乐节等节庆活动轮番上演,不同民族的欢笑在草原上交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珠穆沁婚礼》情景剧,《守望相助 幸福家园》主题晚会,《白马文化》《勇士出征》等展演剧目,更让北疆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让游客在体验中读懂北疆草原。今年7月下旬,就在这条草原“99号”公路上,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多省的近百位“国家的孩子”与南方亲人相聚相拥,倾情演绎着汉、蒙古族守望相助的最美故事,成为彩虹公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草原“99号公路”的诞生与发展,本身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典范。建设之初,它便以解决当地牧民出行难题为初心,打通160公里断头路,穿越5个苏木镇、26个嘎查村,为1万多人的出行带来便利,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拉近各民族群众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在设计中融入“一路穿百景、千态、万业”的巧思,将其打造成北疆文化展示路、乡村振兴产业路和开放包容和谐路:分中、西、北三线,重点打造10余条旅游线路,盘活区域多种资源,让150多户牧户通过新业态增收,万千游客在此打卡。这条公路不仅串联起风光,更串联起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希望,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随着草原“99号公路”知名度提升,沿线民宿、餐馆、咖啡厅、手工艺品店等蓬勃兴起,成为各族群众携手致富的纽带。“各民族亲如一家”从口号变成了日常。游客们在牧户家骑马、摔跤、挤牛奶、做奶豆腐,在民宿里体验草原风情,深度融入的不仅是生活,更是民心。
从牧人的转场路到文旅黄金线,从单一风景道到民族团结桥,草原“99号公路”不仅见证了西乌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书写着各族群众共同守护美丽草原、实现共同富裕的动人故事。在这条路上,风景越变越美,人心越靠越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深深扎根在这片草原的沃土上。
(来源:文化西乌珠穆沁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