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时孟郊笔下登科后的快意,穿越千年时空,仍能在明月山温汤镇九联坊找到回响。这里是唐代江西第二位状元易重的故里,青石板路间仿佛还留存着 “九位进士” 的科举传奇,那股 “崇文重教” 的文脉,恰似温汤镇终年不涸的温泉,在岁月长河里静静流淌,滋养着一方水土的精神根脉。
值此启学之际,温汤小镇褪去了平日的闲适,一场以 “状元文化” 为魂的巡游盛典悄然启幕,让沉睡的历史记忆在热闹的鼓乐声中缓缓苏醒。8 月 18 日的晨光里,“龙腾书卷路,泉映状元归” 的景致格外动人 —— 身着锦缎官服的 “状元” 立于高头大马之上,身后跟着手持旌旗、锣鼓开道的仪仗队伍,朱红的伞盖映着晨光,马蹄踏过铺着红毯的街巷,恍惚间竟让人以为穿越回了盛唐放榜之时。孩童们追着队伍奔跑,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老者们驻足凝望,指尖轻轻拂过身旁刻着 “进士” 名号的石碑,仿佛在与千年前的文人雅士隔空对话。这一幕,不仅是对 “春风得意马蹄疾” 盛景的复刻,更是对一段璀璨文脉的深情回望。
九联坊的状元文化,从不是封存在史书里的冰冷文字。当年易重苦读于寒窗之下,以 “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意气蟾宫折桂,而后九位进士相继从这片土地走出,让 “崇文重教” 的种子在泥土里扎下深根。如今漫步于此,古宅的飞檐上还刻着书卷图案,村口的老樟树下仍有孩童诵读诗文,就连温汤的泉水,仿佛都浸润着墨香。这场巡游盛典,便是要将这份文脉从历史深处打捞起来,让当代人触摸到状元文化的温度 —— 它不止于金榜题名的荣耀,更藏着勤学笃实的求学态度:是易重挑灯夜读时,案头那盏永不熄灭的烛火;是九位进士苦研经书时,笔下那页密密麻麻的批注。
在快节奏的当下,这样的文化传承更显珍贵。当 “状元” 的仪仗走过温汤镇的街巷,当孩子们模仿着古人的礼仪拱手行礼,当家长们讲述着易重 “寒窗苦读终成名” 的故事,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在人群中悄然滋生。状元文化里的进取意识,激励着学子们以 “追求卓越” 为目标,在求学路上不畏艰难;其中的家国情怀,提醒着每个人 “学有所成当报国”,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而诚信守正的品德修养,更成为当代人为人处世的准则,让 “崇文重教” 的内涵在新时代有了更丰富的注解。
“温汤泉畔忆唐贤,九士题名墨韵传。今日状元巡古巷,春风又拂读书筵。”巡游的鼓乐渐渐平息,“状元” 的身影消失在街巷尽头,但九联坊的文脉从未停歇。温汤的泉水依旧潺潺,古宅的墨香依旧萦绕,新一代的学子正带着状元文化里的奋进薪火,奔赴属于自己的 “长安花”。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株古木、每一眼温泉,都在诉说着:千年文脉从未远去,它正以最鲜活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长出更繁茂的未来。记者 朱淳兵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