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不犯法”的旅游车司机,景区餐馆“阴阳菜单”,导游强制消费......每年暑假旅游旺季,总会有交通宰客、购物宰客等“宰客”新闻冒出来。本质就是一些景区的经营者或是景区周边的商户错把游客当成了待宰的一次性“贵客”。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有黄果树大瀑布、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地貌、万峰林、梵净山等全国著名景区。近年来,贵州大力改善“吃住行游乐购”等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从业人员培养、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下了大本钱,把旅游产业作为强省富民的重要产业来抓,全力打造旅游大省。
发展旅游产业关键是要把游客引进来、留下来。贵州民风淳朴,各族人民历来热情好客,全省上下都把到贵州的游客当成真正的贵客,全力营造宾至如归的旅游氛围。以至近年来贵州的主要景区都会游客爆满,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逐年猛增。
旅游业往往带有季节性,有的旅游景区或是从业人员把游客当成“一次性顾客”,往往通过高价、强制消费等方式趁旅游旺季狠狠“捞一把”,让游客感觉当了冤枉“贵客”。疏不知,这种极其短视的行为不但严重影响游客心情,危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反而会自断财路,形成地域黑影响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景区宰客行为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不能让“一颗老鼠屎脏了一锅浆”。相关部门要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文明礼貌待客,要把游客当成“多得的顾客”,不能用“一锤子买卖”的思维把游客当成待宰的“贵客”。要畅通投诉渠道,一旦发现并查实宰客行为,监管执法部门不能和稀泥、护犊子,更不能对宰客者“罚酒三杯”,而是要从快从重处罚,甚至把害群之马清除旅游从业队伍,用公平公正的执法树立良好的声誉,给游客和社会满意的答复。才能促使旅游从业人员以高质量服务,把景区的“头回客”,变成省内其它景区的“回头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邪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