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开封暑气更灼人的,是万岁山武侠城的热浪。
“人山人海”,在别处或许只是个形容词,到了这里,就成了游客眼前实况。据悉,今年暑期万岁山武侠城的每日入园人次少则五六万,多则十几万,由于客流太多,万岁山武侠城官方公众号多次发出限流通知。
单从数字感受不到游客众多的盛况,看看下面这张景区近期实景图,没去现场都能想到万岁山武侠城的火热了。

客流匹敌迪士尼
万岁山武侠城凭什么
当大部分景区抱怨“没游客,收入赶不上开支”的时候。
万岁山武侠城不仅“旺丁”更“旺财”,2025年上半年实现入园人次1024.2万(含3日无限次)比2024年上半年的301.8万人次同比增长239.33%;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比2024年上半年的2.3亿元同比增长162%,以单日计算,平均每天5.6万人涌入景区。
早期万岁山武侠城主要面向本地及周边用户,去年“王婆说媒”火爆全网后,景区客流量呈井喷式增长,如今全国的景区多如牛毛,爆红之后能长期维持热度的景区寥寥无几。

从爆红到长红,万岁山做对了什么?
丨商业模式:打破传统,重构价值链条
传统景区一直强调说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可是转了这么多年,景区的二次消费还是提不上来,为什么?现在大部分游客出门旅游主打一个“性价比”,一看价格那么贵就已心生退意,毕竟现在免费好玩的地方也很多。
万岁山武侠城突破了“高门票+二次消费”的盈利模式,构建了独特的“低门票+高流量+高复购” 商业模式,40元的入场门票降低决策门槛,80元三日通票(日均26元)超高性价比策略,更是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游客,这种通票看似景区“亏了”,实则游客游玩的时间越长,也会增加景区餐饮、购物、住宿等二消环节收入,总体提升了景区收入。

景区内的物价管控体系也值得一提,许多景区二消产品价格远远超过市场均价,而万岁山武侠城自营餐饮区严控价格与品质,产品定价基本与市区持平,并且所有档口设置价格标牌,杜绝隐性消费。看似牺牲短期利润,实则构建长期信任资产,使游客消费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支持。
当然,支撑万岁山“高流量+高复购”的核心是景区的场景内容。
丨业态布局:沉浸式“武侠宇宙”生态
传统景区由于缺乏顶层规划,经常是市场火什么,就跟风做什么,这样就会陷入“主题模糊” 困境,要么历史、自然、休闲元素混杂(如部分综合景区既搞山水观光,又加亲子游乐),要么仅靠“单一 IP”(如名人故里)却缺乏场景支撑,导致游客记忆点弱。万岁山的顶层规划则做到了“武侠主题全域穿透”,场景主打一个“量大管够”,游客则是“玩不完,根本玩不完”。
IP矩阵:景区依托“武侠”这一概念,打造“王婆说媒”“专职太监”“巨人斗舞”等高辨识度文化符号,再到《三打祝家庄》的震撼场面,以及《飞云浦》《林冲战杨志》等60多场全天候实景演出,形成了丰富的内容矩阵形成完整的“武侠宇宙”。
场景氛围:景区无现代建筑痕迹,镖局、客栈、擂台均按宋代市井复原,连小贩都着古装吆喝,环境沉浸感打破游客“看表演”的旁观心态,促使其主动“入戏”。
剧情任务:游客领取“英雄帖”开启主线任务(如送密函、解谜案),支线任务(街头NPC随机触发)。通关获得“银两”兑换小吃/纪念品,游戏化机制增强参与黏性。
高密度互动演出:据悉万岁山武侠城每天上演的节目场次高达3000场,有2000多名演员,各种NPC人物通过“石头剪刀布”“知识问答”等轻量级互动,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例如《王婆说媒》的相亲互动,游客只需简单配合即可获得参与感,还有"押镖""比武"等剧本杀任务,需要掌握基本规则才能完成,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深度参与其中。
游客力挺涨价
万岁山武侠城是如何做到的
当其他景区门票涨价时,网友总是一边倒地唱衰,表示“如果涨价就不去了”,而万岁山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门票涨价为100元,网友们却一致叫好“早该涨了”“门票贵一点才能给我们更好的体验”。
因为与门票价格相比,万岁山武侠城现有的游玩体验远远超过游客预期,其核心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看”,更是“玩”和“成为”。从领取“英雄帖”闯荡江湖,到街头与NPC互动触发任务,再到押镖、比武甚至上台参与演出,游客从旁观者变成了“剧中人”。这种深度的互动参与感,在游客心中往往是“无价”的。

并且从低门槛门票、三日通票的高性价比策略,到无处不在的互动而非强制消费,再到演出场次信息的清晰透明,万岁山给游客传递的是一种“真诚”,这种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使得游客更愿意理解和支持景区的合理调价行为。
加之万岁山武侠城加价的同时也“加量”,2025年9月底景区完成新扩建的江湖狂欢艺术区的场景和内容开发(占地百亩),同步升级每日超千场演出阵容。
万岁山武侠城的成功,重新定义了游客心中的“性价比”。它不再是绝对的低价,而是“综合体验价值”与“付出成本”的极致匹配。游客愿意为远超预期的沉浸式体验、海量的优质内容、真诚的服务和放心的消费环境买单。
对于传统景区而言,想要打破“门票依赖”,深耕“体验价值”是王道,让游客从“消费者”变为“参与者”和“共建者”,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情感连接和品牌忠诚。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内容资料来源于只有峨眉山官微以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分享使用,不涉及商业范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