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沙岛,上了岸,符导游将我们领上大巴车,问在金梭岛上玩的开心不?众口嚷嚷着开心,我却内心厌恶:“乱糟糟的,有什么可开心的。”符导游乐呵呵道:“下边我们去九世皇庙,看舍利塔、蜡像馆和七珍佛山。”
(2024年,泰国九世皇庙。)
九世皇庙位于泰国芭堤雅市素坤逸路160公里处,占地面积45公顷。这里山清水秀,林密花盛,湖水面积达30%,湖心岛种植着许多珍稀树木,莲花池采用阶梯式设计,分区域培育蓝莲花、王莲等佛教圣花品种。园内的棕榈树大道长800米,两侧对称栽植200株银海枣,形成仪式感强烈的参拜通道。
(2024年,泰国九世皇庙。)
中巴车将我们拉到九世皇庙,符导游领着我们从侧门进入,急匆匆地赶路。皇庙的院子很大,路径交错,树木碧绿茂密,湖水片片,碧波荡漾,小桥横跨,雕塑丛立,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如果来这里避暑疗养还真是个好去处。
穿密林,步小径,走了好久,来到一建筑前。符导游说,这里是舍利塔,现在自由活动,大家可进去看看。
(2024年,芭提雅九世皇庙里的舍利塔。)
(2024年,在芭提雅九世皇庙里舍利塔。)
我抬眼瞧去,眼前是一片小广场,广场尽头的高高石台基上建有一座洁白色的舍利塔。塔的底座大理石装饰,哑铃型灰柱直立,柱间有雕花镂空壁窗,柱顶一排尖头圆形横顶,每个圆形内装有白色灯罩。底座上是下粗上细、逐次缩小的白塔。白塔的底层菱形,上边四层圆形,每层皆白色,并劈有小窗。塔的两层和四层正面镶有佛家标志图案。再向上,白塔若金钟倒扣,镶嵌一圈蓝色宝石,白塔的上端实心,螺丝状,一圈圈细细地旋转向上,顶端长长若旗杆,尽头处金属尖尖竖指蓝天。
看罢外景,移步度广场,登台阶,走进塔内。塔内静悄悄的,无人,很是冷清。一楼的大厅地面铺着大理石,光亮光亮,厅内立有密密的白色方柱,中心处有一白色小塔,金边尖顶,玲珑小巧,塔的后面,立有一佛僧的画像。由于看不懂说明,导游又懒得陪我们解说,再加上小塔周围扯有绳索,也就看不清所以然了。
(2024年,芭提雅九世皇庙里的舍利塔。)
看了一楼,沿着步梯上到二楼。二楼空空无物,厅中心垒砌着低低的酱色大理石平台,平台中心处躺有一矮矮的三扇小窗门,窗门紧锁着,也许里边放着舍利,但难以观瞻。
顺着楼梯上三楼,三楼正在维修,大厅内搭着脚手架,大厅圆形,金色墙壁,齐腰高花草围边,地坪光溜溜的,铺着几何形图案。大厅圆圆的金色穹顶中心处装饰着五彩灯,并盛开着莲花。穹顶下,是一座金色佛塔。佛塔层层叠叠,或圆形、或菱形,边沿处饰有不少佛像;佛塔顶端渐细渐尖,直顶穹顶。整个佛塔金光闪闪,与大厅的金碧辉煌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与和谐。
(2024年,芭提雅九世皇庙里的舍利塔。)
看罢舍利塔,来到不远处的蜡像馆。蜡像馆内是个曲折的走廊,里边陈列着等比例复制的历代高僧塑像,塑像使用蜂蜡与植物颜料制作,充分展示了艺术家们花费十余年心血打造的艺术瑰宝。高僧的蜡像大都身披棕色僧衣,盘腿叉手端坐,微微颔首,低眉凝目,面色庄重肃穆。
(2024年,芭提雅九世皇庙里的蜡像馆。)
沿着走廊一路走来,一一看罢高僧蜡像后,方才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走进阳光明媚的世界里。
(2024年,在芭提雅九世皇庙。)
离开蜡像馆,穿林绕湖,来到一平坦开阔的广场里。广场的尽头是一座青青的山,山呈三角形,面广场的山体半圆而鼓,青石裸露。青石自上而下不突兀,不峥嵘,光溜溜地顺坡垂下。整体山坡如同一个截断面,上面用金色的线条,灰灰的底色,雕刻出一幅巨大的佛像画。佛像盘腿端坐在圆圆的莲花座上,披袈裟,袒右臂,左手弯曲于腹部,手心向上,右手自然垂落在膝上。佛像发髻高束,星目弯眉,直鼻丰唇,耳大垂肩,宝相端庄慈祥,和蔼可亲。
(2024年,芭提雅七珍佛山。)
站在广场上,放眼望去,佛像如山,山若佛像,山佛一体,融化在整个大自然中。
据说,这座世界上独特的七珍佛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庆祝当时九世皇登基50周年而建。整个设计集合了诸多艺术家的构思与心血,将山体剖开削平,用激光直接在山体上勾画出高170公尺的佛像轮廓,流畅的线条以黄金勾勒,金光闪闪,让人从远处就可感受到佛像的庄严与华美。
(2024年,芭提雅七珍佛山。)
从广场的尽头缓步向七珍佛山走去,一边走,一边遥望佛山,如同朝圣,心平气静,敬仰虔诚悠然而生。
天蓝蓝的,白云朵朵,自然飘逸,蓝天白云下的七珍佛山微微屹立面前,佛山上的佛像高大高大地目视着整个广场,宽胸阔怀地容纳着大千世界。
(2024年,在芭提雅七珍佛山。)
我从没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观,从没见过如此山与佛一体的奇特。面对着七珍佛山,新奇、惊讶油然而生,赞叹、感慨由心而发。
在泰国几天,逛了不少景点,看了不少景色,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唯有这七珍佛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