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忻州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岁月的天空。在山西自驾游查地图得知,离二广高速忻州顿村出入口不远,有一处融合了古代美女传说与著名思想家遗迹的特别之地——貂蝉故里与傅山旧家,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我们奔向了这个景区。
抵达景区门口,一块醒目的巨石镌刻着“貂蝉故里”四个大字,古朴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按照介绍,这里不仅是貂蝉的故乡,还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的旧家,如此奇妙的组合,着实令人好奇不已。

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貂蝉宫。宫内陈列着十七幅壁画,生动地描绘了貂蝉从出生到历经凤仪亭、铜雀台等传奇故事,直至关公大义送貂蝉的坎坷一生。每一幅壁画都像是一个时光的窗口,将我带到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有着舍己舍家、参与铲除奸臣董卓的救国救民之举,她的智慧和勇气令人敬佩不已。
走出貂蝉宫,一尊高大的貂蝉汉白玉塑像屹立在眼前,依据民间传说塑造的她,高约3米,身姿优雅,面容绝美,仿佛在静静地凝视着远方,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塑像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这处景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
不远处的貂蝉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湖边垂柳依依,倒映水中,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画。漫步湖边,微风拂面,让人心情格外舒畅,仿佛能感受到当年貂蝉在此处的那份宁静与悠然。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景区内的民俗文化展览馆。这里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炕围画,一幅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炕围画,不仅展现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反映了忻州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传承。看着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往昔岁月里,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炕头,讲述着古老传说的温馨场景。
参观完貂蝉故园,我便急不可待走向那座小山包上的傅山旧家。院前面的假山造型别致,影壁上由著名书法家陈巨锁书写的傅山《顿村旧家作》五言诗,字体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傅山当年在此生活的点滴。
大门左前方,傅山的巨石雕像威严矗立,他右手持笔,左手握卷,目光深邃,凝神远望,仿佛在思索着天地间的大道;右边立着的《傅山旧家重建记》石碑,静静地记录着这座旧家的前世今生。
走进院内,霜红轩、青主堂、西厅、乡风堂、正北世居堂等建筑依次排列,古色古香,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霜红轩内,陈列着傅山的书法作品,那一笔一划间,尽显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有梁启超、冯友兰等名人论傅山的书籍和书法条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盛宴之中,感受到了傅山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
青主堂三面墙上的连环画,生动地展现了傅山一生重要的活动,从他年轻时的求学问道,到中年时的反清复明,再到晚年在学术和医学上的卓越成就,每一个画面都让人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充满了敬意。
人一出名,就成了神。他身前的案桌上摆放了祭品。不时有人前来叩拜,不知是祈福,还是还愿。

西厅左右耳房分别为药饵房和蔷庐斋,从中可以窥见傅山在医学方面的钻研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乡风堂墙上对傅山生平、家世的介绍,让我对他的成长背景和人生轨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北世居堂作为起居室,按照当年的模样布置,展现了傅山的生活场景,仿佛能看到他在此处读书、写作、治病救人的身影。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一个关于景区形成的有趣故事。原来,傅山在移居阳曲之前,曾居于忻州顿村。为发展旅游,2007年当地开始建设傅山旧家,历时三年基本竣工。2013年三月初三,建设者张建明午后小睡,梦到傅山召见他,说自己前世曾是汉朝的司徒王允,貂蝉是他的义女,如今希望能将貂蝉请到此处,让他们父女相聚。张建明听从“安排”,在家人支持和政府指导下,又在此处建造了貂蝉故里,命名为“貂蝉故里文化园”,并通过了国家3a景区认证。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为这处景区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千年历史弹指间,才子佳人喜相逢。离开景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貂蝉,这位传说中的女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傅山,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以他的才华、气节和对社会的贡献,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有益贡献,得以流传千古。貂蝉和傅山,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在忻州这片土地上传承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向前。而这座融合了他们印记的景区,也会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魅力的窗口,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的风采。
(2025年8月10日晚,文中照片均为笔者近期拍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