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壮波
夏末初秋的无锡农博园,一场名为“来野1988”的集市正将城市的夏夜点燃。这里既是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也是市民逃离喧嚣、拥抱生活诗意的好去处,人潮与文艺共生,喧嚣与诗意在此完美交融。
午后四时,阳光慵懒地穿过帆布帐篷缝隙,在木质摊位上投下斑驳光影,农博园的树影也在地上拓出慵懒轮廓。随着鼓槌声响“咚—咚咚—咚咚咚—”,宣告当晚农博园“来野1988”集市再次启幕。
暮色四合时,人潮从四面八方涌来,热闹成为这里的底色。集市里的摊位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人群串成流动的银河:非遗匠人的指尖翻飞,蓝印花布在木架上舒展成水墨画;驻场歌手摊前,穿白T恤的男孩跟着《恋曲1980》轻晃……在这里,没有“逛”的概念,只有“陷进去”——陷进咖啡香与甜品缠绵的角落,陷进手作银镯碰响的叮咚声里,陷进陌生人分享同一首歌的甜腻中。
文艺腔调是这里暗藏的伏笔,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对生活的诗意想象。扎染的蓝布悬挂在竹架上,随风轻轻摆动,像一片小小的海洋;书法大师在纸上写下“今日晴好,宜相逢”,传递着温暖的期许。游客们可以在中古摊淘一件瓷器,听店主讲述它曾经的主人;坐在椅上听一场露天音乐会,感受民谣歌手如晚风般温柔的嗓音;让街头摄影师为自己拍一张宝丽来,将这一刻的光影定格成永恒。
傍晚七点,天色渐暗,市集的串灯一盏盏亮起,宛如突然坠落的星辰。铁板烧的滋滋声、啤酒杯的碰撞声、孩子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空气里弥漫着温暖的喧嚣。有人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刚烤好的烤串;有人倚在露营椅上,举杯对着月亮轻声说“干杯”;还有人抱着刚买的向日葵和旧书,慢悠悠地走向停车场,背影融进夜色里。这场集市,就像一场短暂而美好的梦境,每个到来的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当暮色降临,灯火亮成星河,星空下的观众们时而轻笑,时而沉默。远处,几个舍不得离开的游客还在手作摊位前流连,摊主笑着说:“明天还来呢,故事还长。”
“来野1988”从不是一场简单的集市,它是无锡的夏夜写给生活的情书,是钢筋森林里突然绽放的野花,是所有疲惫灵魂的短暂逃亡。这个夏天还长,“来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期待着人们下次继续带着故事而来——穿棉麻裙来,带手作的温度走;空着肚子来,满载星光的记忆归;若在人群里听见熟悉的民谣,不妨跟着哼唱:“来野1988,今夜,我们都不必长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