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文英
初秋时节,华灯初上。在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以下简称“马栏山”或“园区”)内的湖南芒果未来艺术中心,金属网格轮廓映衬着大型LED屏上跃动的“我爱长沙”字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驻足打卡。
马栏山,地处浏阳河第八湾,多年前曾是当地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已华丽蜕变为集聚4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6.4万名音视频产业人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自成立以来,园区累计实现规上企业营收超3600亿元,税收超200亿元。
8月7日,园区携手企业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中国V(video)谷”在文化科技产业深度合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路径。从昔日的城中村到如今的“中国V谷”,马栏山是如何实现“逆袭”的?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马栏山,感受文化传承的“守”与科技革新的“创”深度交织,触探视频、文物、旅游等载体向“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新型文化业态转型的强劲脉动。
算力为基
重塑内容生产模式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视听电子产业发展机遇,着力构建良性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我国视听电子产业竞争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添砖加瓦。
自2017年挂牌成立以来,马栏山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园区已先后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等殊荣。
2020年,马栏山启动“云网算”工程,通过视频云平台重构创作流程;2023年,与国防科大共建马栏山视频超算平台,将3D渲染效率提升300%,吸引众多头部企业入驻;2024年,多云调度、实时渲染、智能网络、数据中枢四大能力平台建设全面铺开,日均处理数据量达3PB,相当于日渲染150万部高清电影。
这一技术底座的构建,彻底颠覆了传统内容生产模式。记者点开万兴“天幕”大模型的文生视频功能页,输入“夜市人声鼎沸,小龙虾红油翻滚”等描述词,两分钟后,一段生动展现夜经济的高清视频便呈现在眼前。若采用传统模式,这段视频从摄制到剪辑至少需要一天。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对视听产业传统内容生产模式的重构能力。
同样受益于园区算力底座的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区块链技术深度赋能马栏山视频产业。公司与长沙马栏山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数字资产交易和保护的服务型生态平台——中国V链,立足园区为视频产业构建起“创作—发布—交易—保护”的完整闭环。
湖南马栏山天择微链科技有限公司(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技术总监黄熙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创作者将视频上传至中国V链,可及时上链存证并获得版权存证证书。之后,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的比对技术进行全网监测,发现侵权线索将及时向创作者预警并协助其链上取证,即便侵权方已删除侵权链接,这些数字证据也将被及时保存,连同相关原始存证一起形成完整的版权链,提交给司法部门进行维权处理。”
中国V链搭建的网络剧片智慧服务平台,自去年12月份上线以来,已完成剧片预审服务超624部,汇聚剧本交易量超500部,剧片撮合交易量超110部,完成侵权线索超2万条,有力推动内容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而为了进一步突破终端算力不足、渲染成本过高、AI转型赋能及数字资产多维度变现难等瓶颈,园区的新基建持续升级。
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朝晖表示:“四大能力平台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多云融合调度平台已拉通湖大超算、中国电信中南智算中心专线。渲染平台已为园区10余家企业提供云渲染服务,推进智能化工具应用。网络平台已建设完成,实现对新建楼宇网络2×100G覆盖,大幅提升园区区域网智能化水平和网络性能。数据平台完成视频转码平台、视频拆条平台开发上线,牵引园区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达成三千万元音视频数据交易,并配合市数据局成功申报国家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
以点带面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园区坚实的算力底座,作为“文化湘军”领头羊的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容生产领域持续发力。其自主研发的“芒果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中央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这一突破将进一步为工业级AI视频创作提速增效。
在芒果IP强大的磁吸效应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全国文创人才加速向马栏山汇聚,在此过程中,“新兴业态+科技”的多元文化生态矩阵也顺势衍生。
走进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日报》记者看到,公司打造的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功能丰富,用户不仅能在上面品鉴素纱襌衣的精妙之处,进行数字藏品的二次创作,还能与湖南省博物馆馆长展开线上交流。而“云上逛展”背后,是公司自研的“文物神经核表面重建算法”提供技术支撑。这项技术将文物3D采集时间压缩至10分钟,效率提升10倍。目前,该App已完成1.2万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工作,这一工作量相当于传统博物馆10年的成果。
以“文教+科技”融合为商业模式的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园区后同样收获颇丰。公司总裁喻宇汉坦言:“得益于马栏山的硬件底座和产业人才支持,公司‘AI+教育’产品开发及战略转型进展顺利,不仅成功扭亏,今年上半年更是跑出净利同比增长超136%的加速度。”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芒果未来艺术中心,是园区内的一大亮点。人在展厅中缓缓踱步,地面LED屏就会以足底为中心,次第绽放朵朵莲花;行至电子瀑布前,用手轻轻触碰,潺潺流水便会被指尖激散成晶莹水花。激光雷达人体跟随、实时流体模拟、群组实时交互避让等前沿技术的赋能,让文旅体验不断突破时空与维度的局限。
以文化产业为先导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让“中国V谷”延伸出“文化+科技+X”的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在多家上市公司的示范效应下,202家规上企业、166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专精特新企业在马栏山快速崛起,形成“热带雨林”式文化产业创新生态,实现应用场景与科技创新、产业聚集与要素保障的“多向奔赴”。
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实现规上企业营收673.41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企业税收31.4亿元,同比增长10.91%,发展势头稳健向好。
引才聚才
系统搭建产业新生态
马栏山是如何在“文化+科技+X”的赛道中率先实现突围的?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这缘于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以芒果超媒为代表的文化湘军,在内容创作上占据了行业制高点;二是园区政策支持、资本赋能,加速了前沿科技的快速落地;三是上下游企业迅速形成产业集群,并反哺园区构建良性生态。
胡朝晖透露,马栏山构建了“四奖二补三支持”政策体系,对优质企业最高给予五年免租3000平方米办公用房、200万元上市奖励等扶持。
在金融配套方面,园区设立了总规模不少于20亿元的马栏山文化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链主型、龙头型企业;同时设立了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撬动118亿元社会资本,吸引20家重点企业落地。
达晨财智湖南公司总经理周晓军表示:“电广传媒旗下的达晨创投目前在园区投资了1家企业,已招引6家企业落户马栏山,并带动投资及落地资金2亿元,涵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领域。此外,马栏山依托自身及省内相关资源辐射全国,为入园企业带来众多合作机会和业务对接。”
在文创人才培养方面,园区出台了“马栏山人才十条”等政策,建设了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办马栏山文创小学、文创中学,建设1766套人才公寓。
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帅是国内首批虚拟现实专业研究生。赵帅坦言,自创业以来辗转多地,直到2020年来到长沙,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马栏山。“尽管当时现场仍在昼夜施工,但四处生机勃勃。扶持政策、城市氛围、湖湘文化、烟火气息最终吸引我在此扎根。”赵帅说。
除了外部招揽,马栏山还在孵化自有人才体系。园区推出的“马驹计划”专项资金已入孵46个项目,并配套1亿元创新创业基金。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勇表示,天择教育中心深耕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办学9年来已成功培育2000余名兼具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在多方合力作用下,马栏山的崛起不仅验证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大有前途”的战略预判,更以澎湃算力为笔、创新生态为墨,在“文化+科技+X”的疆域上绘制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蓝图。
(编辑 屈珂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