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大空调中,游客纵身一跃的身影划破了翡翠般的潭面,水花四溅的刹那,欢呼声在峡谷间回荡。
“三、二、一,跳!”在万佛峡谷蚂蟥沟景区内,游客们站在6米高的崖壁跳台上,深吸一口气后纵身跃入碧潭。冰凉清澈的水瞬间包裹全身,驱散了酷暑的燥热。“水质舒服,跳水台多,体验刺激!”这是广西游客李先生连续专程前来万佛峡谷享受这份清凉的三年。
在平均气温仅19℃ 的峡谷里,李先生和千名游客身着救生衣,沿6公里长的溪流顺水而下,或在浅滩悠然徒步,与溪水亲密接触,或挑战攀岩跳水,体验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万佛峡谷位于遵义市凤冈县南部,连接琊川和蜂岩两镇,峡谷由瀑布成群的蚂蝗沟、林木森森的石碗溪和一线天的干沟河、坛子口组成。上段被当地人称为蚂蟥沟,下段则为干沟河,蜿蜒20余公里最终注入乌江。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0℃,与外界30℃以上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峡谷内溪瀑飞泻,谷底溪水清澈见底,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游客们亲切地称为“天然大空调”。
“峡谷长6公里左右,穿越需要4到5小时,运动量非常大,但这里一点都不热、不出汗。”来自贵阳的游客马女士完成穿越后兴奋地说,“下次要带朋友和同学一起来”。
今年6月14日,遵义市启动 “溯溪耍水”主题游暨凤冈万佛峡谷溪降游园活动,正式拉开夏季避暑旅游的序幕,截至今天,万佛峡谷游客量达3万余人,总收入260余万元。
在蚂蟥沟景区,游客们解锁了各种清凉玩法,崖壁跳水,景区设有1-9米不同高度的跳台,每个跳台旁都配有专业救生员,溪降穿越,顺溪而下,蹚水赏瀑,体验水滑梯的乐趣,深潭畅游,在“壶口潭”等天然泳池中尽情戏水。
“每个跳水点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很舒服,水像玻璃一样清澈,超级值得推荐!”马女士对蚂蟥沟的水质赞不绝口。
对资深户外爱好者而言,蚂蟥沟的挑战性更具吸引力。“在山水间挑战自己的耐力,赏心舒意。”在结束点,全程穿越的游客们一排排站立,一跃而下宣布挑战成功。
随着万佛峡谷的火爆出圈,当地民宿产业迎来蓬勃发展。在蜂岩镇小河村新官屯组,数十栋民房依山而建,推门即见山水。“位置好,适合看日出,吃的都是本地菜,很巴适,下次还会来。”游客赞不绝口。
当地探索出 “党支部引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 的创新模式。据了解,目前小河村投入运营的民宿有10余家,能同时接待游客280余位,帮助20多名村民就业。单民宿一项,参与的农户总体创收150万元以上,还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销售。
曾经闲置的农房被盘活,当地村民真正端上了 “旅游饭碗” ,走出了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应对激增的游客量,凤冈县在蜂岩镇集镇上全新打造了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建设180个停车位,配备设施完善的公共淋浴间,并引入平价超市。游客可在此免费换乘景区摆渡车直达峡谷入口,大大提升了旅行便利性。
今年景区还“上新”了万佛峡谷主题邮局。游客在体验玩水乐趣后,可在此挑选各种精致的文创产品、明信片等纪念品,为夏日之旅留存美好记忆。
在万佛峡谷出口处的主题邮局,广西游客李先生精心挑选了一张印有峡谷风光的明信片,郑重写下:“这里让夏天有了最畅快的模样”。这张承载着清凉记忆的卡片,将翻山越岭抵达朋友手中,吸引更多人走进贵州的绿水青山。
峡谷水声淙淙,19℃的清凉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热能,在这片曾被大山阻隔的土地上奔流不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