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作为“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基地,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深入践行这一理念,依托独特的萤火虫资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天台山景区距离成都市区约110公里,高达95%的森林覆盖率带来清新的空气与清澈的水质,加之温和的气候与充沛的雨量,为萤火虫创造了绝佳的生存环境。
“天台山是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基地。这里已发现萤火虫品种20余种,占到全中国已知种类的15%左右。”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萤火虫呈现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观赏时间长四大特点。从海拔800米左右的肖家湾区域到海拔1400米左右的正天台区域,都有萤火虫分布。每年从4月份开始进入第一波观赏高峰期,到10月期间共有5个最佳观赏期,是全国观赏时间最长的区域之一。
当前,正值景区第四波萤火虫观赏高峰期,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夜幕降临,漫山遍野的萤火虫闪烁飞舞,宛如梦幻星河降落山间,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在景区的萤火虫微博物馆内,家长们正带着孩子探索萤火虫的奥秘。“萤火虫的光是如何产生的?”“一生有多少种虫态?”这些疑问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成都金堂过来的游客余女士表示,“孩子从未见过萤火虫,昨晚在山上看到了几十上百只,一闪一闪非常漂亮。今天在博物馆又了解到它是从卵、幼虫到蛹慢慢蜕变而成的,孩子学到了很多。”
萤火虫作为环境指示性生物,对水质和光污染极为敏感,其繁盛正是天台山优良生态的有力证明。近年来,景区深入贯彻“两山”理念,采取多项务实举措保护这一生态宝藏。
首先与国内萤火虫研究专家合作,制定了可视化的保护方案。其次,在景区内划定了萤火虫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禁止使用农药、禁止光源干扰,最大限度保护其生态环境。第三,发动景区商家、周边原住民及公益人士,成立了“天台山萤火虫保护小分队”志愿者团队,引导游客文明观赏、维护现场秩序,让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萤火虫。
近年来,景区紧抓萤火虫这一“流量密码”,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成立天台山萤火虫研究院、打造萤火虫微博物馆、创立“萤火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和主题研学活动,率先成为全国首家以萤火虫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区,推动特色IP火热出圈。
近三年,萤火虫观赏直接拉动景区消费约1.3亿元,商家收入持续增长,并带动周边3600余人就业。景区也因此荣获2023年“绿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范”、“四川最受欢迎网红打卡胜地”等称号,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助力成都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3600多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景区周边200多户农家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型为旅游服务业,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去年,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未来,景区将持续践行“两山”理念,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萤火虫繁育基地,通过科学措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开发更多特色旅游产品与场景,让5A级景区的金字招牌在生态特色的加持下更加闪亮。
- END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