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2
我们此次突尼斯之行,是先沿着地中海沿岸行驶,南下到杰尔巴岛,然后去内地的盐湖和古城,最后回到突尼斯城。突尼斯在地中海沿岸有多个城市,第一站是突尼斯城,今天是哈马马特和苏塞。
哈马马特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腓尼基人手上发展起来,当时叫“迪亚里图斯”港。公元1-2世纪在罗马人统治下进入繁荣时期,罗马人称它为“普普特”。中世纪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现在所见的麦地那,起居至今。法国殖民时期,因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开发为度假胜地。
哈马马特分老城和新城。老城有城墙围护,保持了中世纪的伊斯兰风格,蜿蜒狭窄的巷子,白墙蓝窗,接二连三的店铺,197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哈马马特的海滩被认为是突尼斯最美的海滩,细软白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戏水,高端别墅、豪华酒店、酒吧、夜总会、游艇码头等布满海边。
苏塞是今天参观的第二个城市,与哈马马特一样,也是海滨城市,也有麦地那,也是旅游城市,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导游推荐我们参观苏塞考古博物馆,让我们再次领略了突尼斯镶嵌画的古朴与精美。
晚宿苏塞。
哈马马特海湾。
一望无际的地中海。
海钓,愿者上钩。
亲近地中海。
哈马马特海滨小贩,头顶托盘,向游客兜售纪念品。
合影留念。
哈马马特海滨15世纪修建的城堡,城墙有15米高。
防御外地入侵的城墙也起着抵御海浪侵袭的作用。
海滨雕塑群。
海滨休闲。
哈马马特的地中海风光。
哈马马特麦地那老城。
哈马马特麦地那民居的门型不入拱门俗套。
有不少民居的门窗和墙壁用马赛克装饰,图案有某种寓意,犹如中国的“福禄寿”或辟邪。
“法蒂玛之手”马赛克,流行于西亚北非的掌型护身符,用于建筑装饰和珠宝首饰。
艾勒·甘塔乌伊港被誉为地中海最美的花园港,可停泊300多艘船,周围分布法式建筑,有宾馆、酒吧、餐厅、购物商店等,现开辟为旅游景区。
景区地图。
艾勒·甘塔乌伊港港湾。
停泊在港湾的仿古船。
停泊在港湾的游艇。
苏塞考古博物馆,突尼斯第二大镶嵌画博物馆。
苏塞考古博物馆原址为中世纪城堡,已有近1200年的历史。1976年改建为博物馆,收藏了公元2-3世纪的镶嵌画。
苏塞考古博物馆展馆布局。
大幅地板镶嵌画。
镇馆之宝,蛇发女妖美杜莎地板镶嵌画。
描述动物的地板镶嵌画。
墙壁镶嵌画。
表示月份季节的镶嵌画。
海神波塞冬手持三叉戟驾驭海马的镶嵌画。
海神波塞冬头像镶嵌画。
酒神戴奥尼索斯镶嵌画。
反映捕鱼场景的镶嵌画。
上方为鱼形辟邪马赛克,制作于公元3世纪;下方为一块野兔后腿肉马赛克,罗马时期招待客人的佳肴。
鱼类镶嵌画。
马匹镶嵌画。
赛马选手与马镶嵌画,制作于公元三世纪。
葬礼铭文马赛克,上有死者姓名与十字架,制作于公元四世纪。
鱼形阴茎马赛克,象征愉悦、多产和富足,装饰在房屋门槛处,制作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中叶。
正方形内接圆形的阴阳符号马赛克,装饰在房屋门槛处,该创作灵感是否来自于中国的阴阳说和太极图?
两条蛇环绕一只睁开的眼睛,眼睛上方是一条鱼,是罗马时期的辟邪马赛克,装饰在房屋的门槛处。
坐在小船上钓鱼的镶嵌画,制作于公元3世纪。
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洗礼池,制作于公元6世纪。
罗马时期的心形嘴油灯,制作于公元1世纪。
馆藏的陶器与石碑。
迦太基时期、罗马时期的雕塑。
希腊神话中掌握生育权的普利阿普斯神的石灰岩雕像,创作于公元3世纪。

哈马马特-苏塞行程路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