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张书浩)8月14日,巴中市平昌县驷马水乡大峡谷,安全员一声“浪来啦”的提醒刚落,平静的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转眼间化作一道近2.5米高的白色水墙,顺着池面浩浩荡荡推进,引得池里游客阵阵欢呼尖叫。
驷马水乡大峡谷的游客在水浪中尽情释放活力、乐享清凉。张书浩 摄
清凉盛宴引爆游玩热潮
“抓紧我!”来自达州的游客李娟紧紧攥着女儿的游泳圈,母女俩瞬间被浪头托起又落下。而在池中央,几名青年骑着充气鲨鱼,浪头撞过来时瞬间倾翻,被掀翻在水里,探出脑袋时头发上还挂着水珠,却笑得灿烂。
“又凉快又刺激,好玩!”刚从水里出来的游客王强介绍,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刷到大峡谷的游玩视频,看到这里设施丰富,价格实惠,便专程从巴中市区开车过来亲水纳凉。
驷马水乡大峡谷的游客在开心戏水。张书浩 摄
“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整点造浪从不间断。”四川政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伟平介绍,自7月10日开园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超1000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
而到了夜晚,这里将会开启一场融合电音与泼水文化的狂欢盛宴,伴随动感十足的电音节拍,游客们迫不及待地投入“水战”,他们手持水枪、水盆相互泼洒,释放活力。
“我们还推出吃西瓜比赛、水上撕名牌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一场接一场的夏日凉爽派对,整个活动将持续至8月20日。”陈伟平介绍,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游客在山水间尽情畅玩。
文化赋能唤醒乡村记忆
“这张农耕老照片让我想起了父亲当年劳作的场景。”在距离7公里外的驷马镇双城村“父亲原乡记忆馆”,重庆游客张先生驻足良久。
这个改造后的展馆,如今已成为川东北地区知名的乡村文化IP,今年上半年接待研学团队120余个。馆内,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村记忆,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过去的乡村岁月。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川北农村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罗中立先生笔下的画作,来找寻或者接触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代人在农村的乡愁记忆。”景区工作人员何莉萍面带微笑地向游客介绍。
双城村以“传统村落+生态文旅”为核心理念,保留了夯土民居、石板青瓦等巴山特色建筑,还打造了精品民宿、私汤度假、农耕体验等项目,让古老的乡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依托独特的“父亲文化” IP,双城村坚持走农文旅融合的路子。据统计,自2022年9月开园迎客以来,双城村接待游客量近108万人次,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600元。
产业融合拓宽致富门路
“周六周天的客房都订满了,你再去其他店问一下。”8月14日,在天生社区经营民宿的村民李大姐忙着招呼客人。而在驷马水乡,像李大姐这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并不少。
据了解,景区构建的“核心景区+特色村落+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带动形成了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以天生牛肉美食街为核心的餐饮集群,汇聚近20家特色餐馆;以40余家民宿为主体的住宿集群,周末入住率保持80%以上;以水乡特产超市为平台的农产品加工集群,将驷马豆瓣、巴山腊肉等20余种特产推向全国。?
“景区给我提供了救生员岗位,每月领着固定工资,还能照顾家里。”村民赵大祥的经历是景区带动就业的生动写照。
“今年上半年,我们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稳步增长。”驷马水乡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水上娱乐项目运营、农家乐服务,再到景区环境卫生维护等岗位,累计带动超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驷马水乡正规划串联起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农事研学等多元业态,持续完善发展链条,努力从“一季火”迈向“四季旺”。(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