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不少有趣的地名,细细一想,又会觉得“名不副实”,让人会心一笑。
八卦岭没有岭,安托山没有山,车公庙不见庙;位于南山西丽的留仙洞,没有洞窟,更没有神仙。
虽然地名或缘于传说,现已难考证,但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 —— 留仙留仙,留住神仙。
不过,如果你在十多年前来到这里,只会留下一个印象——荒。
虽然有村子在,但别说“留仙”,连留人都有点难。
只是谁能料想,这片曾被深圳人嫌弃的“山旮旯”,如今成为让人羡慕的宜居之地。
“下一站,留仙洞。”
相信许多深圳人乘坐地铁5号线时,难免会对其中一个站名抱有疑问:
“每次经过都在想,这里是有神仙洞府,还是有可以修仙的山洞?”
在深圳的众多地铁站中,留仙洞站是唯二名字带“仙”字的站点,另一个是仙湖路站,远远不及留仙洞神秘,引人遐想。
深圳地铁站命名常常是因地制宜,留仙洞也不例外。
别看地铁站周边是学校、住宅以及产业园,沿着留仙大道一路走到同乐路就会发现......
留仙公园、留仙茗苑、留仙幼儿园、留仙文化园、留仙洞大厦等等。片区规模不大, 一路上的“含仙量”属实不低。
一切命名的起源,源自于一个名为留仙洞村的地方。
留仙洞的名字,得拆开成“留仙”、“洞”来解释。
首先,洞并非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山洞”,地名学界对”洞“字用于地名其实早有共识,在古越语中 “洞”(峒 / 垌)指山间盆地、盆地以及田地等。
此外,客家话中 “洞” 有“山”的含义,作为山名的时候也常写作”栋/峒或崠/岽”,这些带“洞”的地名,衍生作村名的情况,大量存在于客家地区。
留仙洞村的世居村民恰恰是客家民系,且周边环山,正合语义。
所以,留仙洞,倒也不是没有“洞”,只不过没有大家认为的“洞”而已。
民国地图上的留仙洞
关于“留仙”的由来,则与一段民间传说紧密相连。
据说清朝时期,每晚傍晚会有女子到留仙洞村用两枚钱向村民买灯油,随后便消失不见。
村民搜寻无果,认为是神仙显灵,于是在竹林建起一座古庙(即现在留仙洞村内的龙母古庙),供奉香火,希望能留住仙人,福泽一方。
留仙洞的“留仙”,由此而来。
留仙洞村的龙母古庙
对于留仙洞人来说,“仙” 或许只是缥缈的传说,但“福”是实实在在显化在了触手可及的生活里。
前些年,连同石鼓山在内的几座荒山被改成了公园,老人家们晨起爬山打太极,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打闹。
拓宽后的留仙大道更加顺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也让这里居住体验变得更好。
谁能料想,从大片未开发的郊野蜕变为宜居片区,留仙洞的变化竟如此迅猛呢?
石鼓山公园
近些年来,要问深圳哪些地方的变化最大?有人会说深圳湾,有人会说前海。
在我看来,留仙洞绝对榜上有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从前的留仙洞究竟有多荒凉。
2011年的留仙洞,图源@CJW
查阅资料得知,留仙洞在早年,是实打实的“贫困村”。在1995年深圳实施“同富裕工程”中,留仙洞与麻硼、大白芒、官龙等7个欠发达自然村(1994年末人均集体分配收入低于2000元),一同被列为扶持对象。
这和当年留仙洞所处的偏僻地理位置可谓息息相关,2010年以前,留仙洞紧挨同乐检查站,熟悉的人应该清楚,这是特区曾经的二线关关口,进出还需要查验边防证。
当时整个西丽都是郊区,而留仙洞又在西丽最边缘,妥妥的远郊,已经和关外无异。
2011年曾在深职院读书的文哥回忆,那时候每到周末骑车回家,从西丽到宝安,西校区门口的留仙大道是必经之路。
“沿路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中兴的工厂,其余大多是杂草丛生的空地,杂草比人高,晚上连路灯都没几盏。”
石鼓花园与留仙洞总部基地
留仙洞最大的变化起始于2011年,这一年,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定位被列入深圳十二五规划。
2012年,随着深圳提出建设六大总部基地,留仙洞的地位又进一步提升。
原先荒凉许久的空地规划成了留仙洞总部基地,是深圳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科路边上则规划了一片住宅与商业综合体。
这时候,留仙洞已悄然打响了属于自己的翻身仗。
2025年的今天,当我们站在石鼓花园楼顶放眼望去:
右边汇聚着大疆、天珑、传音、优必选、深信服等20余家科技总部;左边是小有规模的商住综合体 —— 万科云城。
其变化之大、之快,说一句天降CBD,真的不过分。
在石鼓花园居住二十余年的老李感慨道:“敲敲打打了这么多年,除了小区没咋变,周边真是翻天覆地啊。”
//
拔地而起的总部基地
如果说南山的属性定位是深圳的科创中心,那么现在的留仙洞,就是科创中心里最前沿的一部分。
这里汇聚着光峰、传音、优必选、深信服、鹏城实验室以及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龙头企业。
当然,少不了深圳最爱搬家的公司——大疆。据说大疆在入住新总部“天空之城”前,曾16年搬家8次。
更宽敞的留仙大道
原先只是短短一到两公里的留仙大道,经过一番升级改造,成为贯通兴东和民治的康庄大道。
留仙洞地铁口到深圳实验中学间的同发路,慢慢变得越来越宽敞。
这或许验证一句话,想要富,确实得先修路。
同乐路
深职院?深职大!
有深职学子回忆,从2008年开始,西校区(留仙洞校区)不时就能听到炸山的巨响。
伴随着巨响,课桌都得抖一抖,这样的日子断断续续持续了好久。毕业几年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西校区的后山,多出运动场,宿舍楼等新配套。
现在留仙洞变了,深职院也变了,请叫他 —— 深职大。
万科云城
创智云城
自留仙洞总部基地诞生后,大疆、传音、深信服、优必选等大大小小的企业在此聚集,打工人也越来越多。
正所谓,有产业就有人,有人就有竞争。
如果要问留仙洞打工人,在这里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他们会告诉你:“一个字,快。”
在这里,进出地铁要快,去食堂吃饭也要快,留仙洞人走在路上能带起一阵风。
通勤高峰堪比科技园
早晚高峰的留仙大道是深圳最忙碌的道路之一,比留仙大道更为忙碌的,是人头攒动的留仙洞地铁站。
有人从科技园跳槽到留仙洞某公司,亲身体验过这里的通勤高峰后,弱弱地补上一句:“堪比科技园。”
我们在周一傍晚体验了一趟晚高峰,看着下班人潮从四面八方挤进A口,其场面持续近一个小时。
原因无他,总部基地一侧只有一个A出口,另外俩出口还都在马路对面。
在此,只能帮留仙洞人们催上一句:“13号线,搞快点!”
“食客”争夺战
在留仙洞一众企业中,“卷”不局限于自家公司,可能是与其他公司/商家的一场“食客”争夺战。
作为龙头企业之一的大疆,其食堂以素食为主。
周边商业尚未成熟前,许多无肉不欢的员工,常常会穿过楼下花园去万科云城那边吃饭:“累归累,只能说苦素食久矣。”
传音食堂入口
据说去年,隔壁传音公司的食堂开张后,直接吸引了一大批大疆员工,有人为了抄近路,还把楼下修路的围栏顺道拆了。
久而久之,传音直接成了大疆员工的第一食堂。
有时候,传音员工下班要是慢上一会,走到食堂竟然都吃不上饭了,毕竟放眼望去,全是大疆工牌。
当然,发现商机的并不只有传音食堂,创智云城有几家餐饮店还打出专属大疆员工优惠的招牌。
朴实无华的商战,有时候就是这么直接。
“不懂就问,大疆人为啥不在自家食堂吃饭?感觉其他店也没多好吃啊?”
“要知道,大疆唯一带肉的菜,就是免费的双汇火腿肠。”
.....
随处可见新科技
留仙洞与大多数打工人聚集地一样,少不了班味。
中午走在园区的餐厅里,沿路听到大家对话,讨论都是项目、基金、代码以及入职离职等充满职场黑话专业名词的对白。
但是留仙洞,又与其他打工人聚集地不同。
在这里能随处可见一些“新鲜玩意”,新机器人、新无人机时不时就会在公园里、马路上进行测试。
当然,作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总部基地,这些场景对于留仙洞人早已司空见惯。
如今的留仙洞,早已今非昔比。
这里没有传说中的神仙,而是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有真本事的公司和奋斗的打工人。
大疆、传音、优必选、深信服等龙头企业扎根于此,凭借在无人机、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硬核技术,在各自领域的“神仙打架”中独领风骚。
企业聚则人才聚,当留仙洞成了打工人的奋斗场,“修仙”不在洞里,早晚高峰的地铁、深夜亮灯的写字楼,都是修炼的道场。
从荒地到科创高地,赛博“留仙”,何尝不是传说和美好愿望的延续?
图文丨Vennphang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