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传媒主编王海鸥 副主编王文婷)秋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成了金色的海洋。十万亩向日葵迎着骄阳绚烂绽放,花盘随微风轻摇,仿佛大地跳动的金色脉搏。远处,明长城古堡的残垣断壁静静矗立,与蓝天白云、青山花海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兼具历史厚重与田园诗意的画卷,这里也因此被游客亲切誉为“最美天路”。

2025年8月14日,一场聚焦农文旅融合的采风活动在此展开。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养殖业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大同艺海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主编王海鸥,副主编王文婷等人深入花海腹地,实地探访这片金色土地上的产业密码。他们沿着旅游公路一路前行,时而驻足观察向日葵的生长态势,时而与当地农户交流种植经验,详细了解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转情况。

这片花海的绽放,源于左云县近年来的产业布局升级。当地以葵花为核心纽带,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中连片打造十万亩向日葵基地。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再到深加工与销售,一条“种植+加工+销售+观光”的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饱满的葵花籽经过深加工,变成了香脆的瓜子、营养的葵花籽油,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销往全国;而花期的金色海洋,则变身网红打卡地,让“看花海、游长城、住民宿”成为新的旅游潮流。

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下,左云县正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依托长城文化资源和田园风光,当地打造了集“山水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度假、长城文化游览”于一体的悠然休闲带。露营基地里,游客们围坐观星;古堡研学中,孩子们触摸历史;农家菜馆里,葵花宴香气扑鼻……“乡村+露营”“农业+旅游”等新业态的涌现,不仅让田野变成了“观景台”,更让葵花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如今,十万亩向日葵花海已成为左云县的金色名片。它不仅铺就了秋天限定的美景,更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业态的持续丰富,左云县的乡村旅游品牌正愈发鲜亮,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感受长城脚下的田园诗意。

图下为作者王海鸥:原任新华社《记者观察》社外联部主任,现任:大同艺海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主编,《检察风云》杂志社大同通联站站长、大同国际同商总会副会长、大同市餐饮协会副会长、大同市好粮·黄花协会副会长、大同市食品药品质检协会副会长、大同江苏商会常务副会长、大同市万泉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协会养殖业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经贸促进信息交流委员会委员王海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