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亭子终于回来了。”昨天上午,南长街金塘桥下传来阵阵欣喜的感叹。历经3个月改造,金塘桥下的休憩亭焕新亮相。这座保留传统形制、优化采光通风的亭子,被大家称为古运河畔的“官方歇脚点”。
今年5月,有网友发现这里的亭子不见了,纷纷在社交平台表示惋惜:“以前逛累了总在亭子里歇脚,夏天还能避避太阳。”据悉,亭子并非消失,而是南长街街区焕新提升工程对亭子进行改造。65岁的张大爷住在附近的清扬新村,每天散步必定经过金塘桥。昨天上午,他背着晨练用的太极剑,坐在亭子里新添置的座椅上,手里摇着蒲扇说:“等了几个月,终于能在这儿歇脚了。”改造后的亭子让人眼前一亮。原本相对局促的空间被重新规划,一股道拓宽为三股道,通行区域更开阔。几位游客拖着行李箱从桥洞穿过,丝毫没有拥堵之感。“之前来南长街,旺季时这儿总堵着,现在走起来顺畅多了。”从南京来锡游玩的小李正靠在栏杆上看手机,她在此等朋友一起去南长街吃饭。她说:“这里凉快,比在太阳底下站着舒服多了。”
小布从梁溪文旅集团获悉,改造时特意保留了亭子的传统形制,同时优化采光和通风。“原来的结构有点挡光,现在增加了镂空设计,让阳光能透进来。” 相关负责人说。有网友晒出新旧亭子对比图说:“现在敞亮多了,坐着看运河风景真不错。” 还有人调侃道:“以后逛南长街,有‘官方指定歇脚点’了。”
金塘桥下亭子的改造,只是南长街整体提升的一个缩影。作为无锡最具人气的历史文化街区,南长街近年来持续“上新”。小布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近日,古运河清名桥东南侧将新建一座步行桥,单跨30米的拱桥专为游客步行而设计,建成后将连接南长街与大窑路,让游客能更便捷地游览两岸。今年4月公布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显示,北至永乐路、南至清名东路的1.4公里区域将迎来全面更新,涵盖南长街、南下塘及古运河精华段,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工程不仅涉及建筑外立面、绿化景观,还将重点改造12处主要巷弄,包括牛弄、金钩桥弄、浣纱巷等。
“我们想让游客不只走主街,更能在巷弄里发现惊喜。”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提升特意设计了“主街+水巷+里弄”的游览体系,比如,在张家弄设置非遗展示点,华云官码头增加游船停靠功能。根据规划,“金塘寻忆”等节点将引入现代光影技术,入夜后光影流转,古桥、古街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
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私信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