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山老城区的中心,一片承载着城市集体记忆的土地正悄然蜕变。海棠广场,这个在乐山人口中亲切的“老公园”,自1927年以嘉州公园之名诞生以来,历经抗战烽火、时代更迭,从清代道台衙门、科举考棚到市民乐园,始终是乐山文化脉络的核心地标。如今,这座占地9300平方米的城市客厅,正通过一场“有机更新”的改造工程,将百年历史与现代功能完美交融。
于铁成/文
近日,乐山城区海棠广场改建项目正式启动。漫步于改造中的广场,时光的层叠感扑面而来。设计团队以“场地记忆”为灵魂,对历史元素进行了创造性再生。
牌坊重生:入口处精准复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公园牌坊,斑驳的纹路复刻着几代乐山人的共同回忆;三江女神:曾立于转盘处的标志性三江女神雕塑,将迁至园内海棠乐园区,与儿童活动设施相映成趣,成为历史与童真的对话载体;时光走廊:地面镌刻的文字长卷,串联起从嘉州公园到海棠广场的百年变迁;老照片墙则定格往昔茶座曲艺、荷花池畔的市井烟火。
古树的去留更见匠心。黄桷树、小叶榕、香樟等百年老树被精心保留,4116平方米的绿化空间中,44.2%的绿地率让这些“城市见证者”继续荫庇乐山人。
改造后的海棠广场,将彻底打破传统公园的功能边界。适老关怀:符合人体工学的靠背条凳、适老化健身设施,让老人舒适休憩锻炼;童趣天地:海棠元素融入儿童游乐区,花瓣造型的滑梯、流线型林下空间,构建起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亲水升级:承载无数浪漫记忆的荷花池,新增花岗石亲水平台,栏杆与地面采用防滑石材,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莲动下渔舟”的诗意。更令人惊叹的是生态技术的融入——透水铺装、竹木地板与植草砖构成“海绵城市”体系,雨天分流蓄水,晴日降温降尘,让广场在绿意中自由呼吸。
作为乐山少有的“红色公园”,海棠广场在改造中将深入挖掘精神底蕴,构建历史文化记忆轴。改造后的海棠广场,将会有红色文化装饰与老物件展陈,让市民在漫步中触摸城市的精神脉络;夜景亮化工程更赋予古典建筑新生,瓦灯映照下,青砖灰瓦仿佛在月光中低语往昔。
据施工方透露,这项120天的改造工程将于2025年12月底全新亮相。届时,海棠广场将以“红色为魂、绿意为伴”的姿态,成为集历史记忆、全龄活动、文化展演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在铁成看来,百年老公园的新生,不仅是一次空间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城市身份认同的深情告白——在这里,每寸土地都诉说着乐山的过去,每片新叶都萌发着乐山的未来。
海棠依旧,城市常新。
今年深冬时节,让我们走进重生的老公园,去触摸石阶上的岁月温度,聆听古树下的时代回响。#分享城市新鲜事##城市观察员##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乐山##乐山头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