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景区供图
当下,“奔县之旅”正成为旅游市场的新潮流,备受游客青睐。
不久前,《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下称“报告”)正式发布,并公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宁波市象山县、宁海县成功入选。其中,象山县位列第七,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
《报告》指出,当前,县域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热度攀升,核心客群是18岁-34岁的年轻人,体验升级与年轻化趋势显著,成为文旅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面对年轻人消费偏好的转变,宁波这些“宝藏”县城要如何紧扣年轻游客的需求特点,推动县域旅游从风景到场景、从观光到沉浸的转型升级?
要性价比,更要质价比
松兰山礁石咖啡。图源“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相较于热门城市,县域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各项花费往往更具“亲和力”。然而,独特且有质感的旅行体验,仍然是驱动年轻人出行的关键动因。
在滨海公路远眺日出日落,在乡村小路品味田园风情……如今,自驾游、骑行游等热度持续走高,“90后”“00后”是其中增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群体。
“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更青睐探寻基础条件较好,兼具自然或人文风光的旅游线路。
滨海环岛“1号公路”。甬派资料图
宁波枕山滨海、拥江揽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通八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国省道,村村通等级公路”和“全市1小时交通圈”。
一条条城乡道路,“串”起区域旅游资源,映出县域美,催生产业旺。
在象山,环线全长246.7公里的滨海环岛“1号公路”将青山与碧波缝合成一条飘逸的绸带。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道路42.6公里、慢行道200公里、驿站33个,创建“时尚东海岸、潮隐西海岸、风情石浦港、斑斓西沪港”四大农文旅融合集成展示区。
檀头山岛。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沿“风情石浦港”示范段,你会发现石浦渔港古城、中国渔村、檀头山岛等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景点。
“该线千年渔港的风貌特色足、产业氛围强、海鲜风味浓,以环石浦港路段为核心,打造成象山最具产业特色和旅游风情的度假区域。”象山旅游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渔光号”游艇。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持续改善的交通基建,拉近了宁波县城与城市的距离,全域旅游的细致规划,更成功打造出具有“都市级”品质的宁波县域旅游配套体系。
截至目前,宁波共建有A级景区村1322个,覆盖率为62%,其中金3A景区村10家;景区城10个,景区镇120个;认定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29家、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6家,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46家,创建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3家。
要小众,更要出众
在“反向旅游”成为一种正向趋势的当下,“小众”在年轻人的旅行笔记上占据了C位。他们不再盲目追求热门景点,而是更注重个性化、深度游的体验。
亭溪岭古道。图源“宁波文旅”
郁郁葱葱的大松湾古道、可以欣赏金蟾听涛的亭溪岭古道、遍布原始山路和茶林小路的日头山森林步道……这两年,在宁波,徒步旅行逐渐成为小众旅游的热门选择。
“宁波山地面积较多,道路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具备适宜的徒步条件;同时,宁波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撸山大军’徜徉山间,更能领略自然山水的生态美景。”宁波户外组织“奔赴山野”发起者铂斯告诉记者。
宁海,与户外运动有着天然的历史渊源,是古代“旅游博主”徐霞客撰写游记的开篇之地。
登山步道。宁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座省5A级景区城,有一条“神仙徒步线”——历经400多年的霞客古道。2009年,宁海在霞客古道的基础上向西延伸400公里,建成全国首条500公里国家级登山步道。
“依托这条步道,我们举办了越野挑战赛、‘千里走宁海’等大型赛事,全年超百场,吸引无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重走徐霞客曾经走过的路,感受其突破局限、勇闯未知的探险精神。”宁海县体育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图源“宁海越野挑战赛”。
此外,宁海还将沿线景区景点、自然景观、农业基地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盘活了沿线各乡镇的特色经济。
数据显示,宁海登山步道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每年仅步道经济就带来直接收入2亿元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6亿元。
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华敏看来,“小众”不仅仅意味着“人少”“冷门”,年轻人真正需要的,是在适度商业化的基础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能够深入地融入当地生活、感受人文魅力的“宝藏地”。
要存古,更要出新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随着大众旅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旅行中更渴望在青山绿水间感受自然的疗愈,在历史人文中品味烟火人情。
前童古镇。景区供图
青砖的墙、黛色的瓦,小桥流水人家。
孕育于宁海山水间的前童古镇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自南宋绍定六年童氏始祖童潢由台州黄岩迁至此定居以来,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循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这里仍遗存着众多明清旧宅。古镇按回字形布局,巧妙运用“水八卦”图形,让清澈的渠水挨户环流,造就了“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的奇妙景观。
前童古镇。景区供图
“前童古镇的新玩味,来自于对古镇文化的不断提炼。古镇以传统民俗为切入口,打造了竹编制作、泥金彩漆、银饰制作、扎染制作等项目,为游客带来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体验。”宁海前童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沛表示,前童“造节”有方,元宵行会、长桌豆腐宴、十里红妆巡游……让不同时点来前童的游客有不同体验。
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往象山南部石浦镇游玩,灼热的海风伴随着淡淡的鱼腥味扑面而来,古老的石板街巷,随着山势起伏、蜿蜒曲折。漫步其中,保存完好的商铺民居,散发着浓厚的渔文化气息。
今年暑期,热闹非凡的“石浦夜游季”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渔村。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近年来,象山石浦精心打造渔港演艺IP,将历史文化资源、地方风土人情创新转化为形式多样、互动沉浸式的‘演艺+’旅游产品。”象山县旅游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石浦夜游季”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5000万元。
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县域旅游‘被看见’只是第一步,更有底蕴的县城,才能吸引更丰富的客流。”李华敏表示,发展县域旅游,要避免一拥而上的同质化竞争,要认真挖掘梳理自身的文化基因和历史遗存,推动文化传承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互融共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