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当宁波市民黄女士在线上抢到最后一张黔东南肇兴侗寨的民宿订单时,她或许没意识到,自己正参与着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最显著的变革。相比2024年暑期,热门旅游城市仍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传统大城市。美团《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显示,今年7月以来,“酒店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长48%,“机票”搜索量激增99%,传统观光游加速向深度体验游转型,亲水游、小众目的地共同构成了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柱。
亭溪漂流开放一个多月,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游玩
高温催热“玩水经济”,清凉消费成刚需
“这个暑假有点热,我们就在周边省份选择了看着凉快、可以玩水的地方玩了几天!”刚带娃从郑州水上乐园归来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7月高温期间,郑州水上乐园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周末高峰期接近2万人次,门票销售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0%以上,门票收入环比增长超50%。
“往年暑假带孩子去海边,今年发现周边漂流更有意思。”宁波市民陈先生的选择颇具代表性,他在7月中旬带着家人体验了东钱湖镇城杨村的亭溪漂流,“从宁波市区开车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到,全程2.8公里的漂流既有刺激段,也有平缓的戏水区,人均消费不到200元,性价比很高。”亭溪漂流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暑期前开放漂流项目,一个多月以来已吸引2万多名游客,成为了本地网络热门亲水景点。
这些现象背后,是全国范围内亲水游市场热度的井喷式增长。报告数据显示,7月以来“水上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76%,“漂流”搜索量增幅更是高达247%。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亲水游搜索热度涨幅远超去年,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
迪卡侬运动超市里,亲水装备被放置在最显眼处
宁波迪卡侬运动超市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暑期以来,潜水、冲浪装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防滑溯溪鞋更是今夏该店的“超级热卖单品”,单价在200元至400元区间的产品最受欢迎,销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山姆会员店江北店,造型各异的亲子水具成为热销爆款。该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消费者对高品质、沉浸式夏日亲水体验的需求显著提升。为此,超市适时推出数十款设计独特、性价比高的亲水产品,以此满足消费者“轻度假”需求。
小众目的地今年很“吃香”
“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小众目的地“破圈”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高过河漂流点,00后的宁波游客王琳记录下浪花飞溅的瞬间。“刷短视频看到这里的清水江,水是碧绿色的,立刻就买了从宁波飞来的机票。”她的旅行清单里不仅有漂流,还包括榕江村超比赛、肇兴侗寨蜡染体验和镇远古镇夜游,“传统热门景点人太多,这种能接触当地文化的小众地方更对胃口。”
美团数据显示,黔东南在“小众避暑目的地增速排行榜”上位居榜首,文旅热度同比增长197%。这种增长与2024年形成鲜明对比。去年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仍以传统大城市和热门景区为主,小众目的地的增速远低于今年。2024年榕江村超虽已引发关注,但当时“榕江村超酒店民宿”搜索量同比上涨幅度远不及今年7月下旬超500%的涨幅,今年当地文旅部门顺势推出“村超+苗寨+漂流”的组合线路,让短期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
同样表现抢眼的还有湖北神农架、青海西宁等目的地。宁波游客张女士在朋友圈分享了她在神农架的避暑经历:“白天在神农顶看云海,傍晚去天生桥听瀑布,晚上住森林木屋,温度只有22℃,根本不用开空调。”这种“逃离城市热岛”的需求,推动神农架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89%,其中80%的游客选择停留3天以上。而去年暑期,神农架酒店预订量的同比增幅大约在150%左右,今年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反映出游客对这类小众避暑地的偏爱愈发强烈。
穿越乌兰湖,今年游客更喜欢深度体验游
从“看风景”到“活在风景里”,00后为体验买单
“五湖穿越的向导说我们是这个月第22批宁波游客。”刚从宁夏腾格里沙漠回来的谢晨伊,手机里存着数百张乌兰湖的航拍照片,这个被称为“地球心脏”的红色湖泊,如今成了00后群体中的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五湖穿越”搜索量同比上涨近90%,带动周边酒店搜索量暴涨293%。
与父辈不同,00后游客更倾向于“沉浸式体验”。谢晨伊的5天行程不仅包括沙漠徒步,还体验了星空摄影和沙漠露营,“住宿和交通花了不到2000元,但租专业露营装备、请向导花了3000多,这种花钱买体验的感觉很值。”这种消费理念推动着旅游产品的迭代,像“沙漠妆造”“牧场旅拍”等个性化服务搜索量分别增长204%和189%。
在新疆赛里木湖,“跳伞”“帆船”等高端体验项目搜索量暴增600%,许多游客为了这些项目特意延长停留时间,带动当地酒店热度上涨476%。宁波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独特体验买单,今年趋势愈发突出。”
“以前旅游是看风景,现在是感受生活。在这里跟着村民学唱侗族大歌,这种清凉不仅是温度上的,更是心里的。”宁波游客黄女士和记者分享打卡肇兴侗寨的感悟。业内人士表示,从亲水游的爆发式增长,到小众目的地的异军突起,再到深度体验的蔚然成风,与往年相比,“避暑游”已不再局限于“找个凉快地方”,而是从“到此一游”变成“生活体验”,文旅产业正迎来从“流量红利”向“体验红利”的关键转型。
宁波晚报记者 吴丹娜/文受访者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