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天长市
有一座因孝闻名的千年古镇——秦栏镇
因宋代大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典故闻名
素有“孝子之乡”的美誉
穿镇而过的孝子河
曾见证“水清可鉴,鱼虾成群”的盛景
却在工业化浪潮中沦为“黑臭河”
如今
这座古镇经历了一场
由“污”到“清”的生态蜕变
建成后的孝文化公园全景
秦栏镇是安徽省经济实力百强镇
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
却藏着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这里,一度出现
水体发黑发臭、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
河道淤泥厚达1.2米
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
日均直排污水超5000吨
中交路建承建的
智慧秦栏美丽小城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主要包含水体治理、景观绿化、市政路网
污水处理中心及文化体验区等五部分内容
其中
尾水湿地公园占地6.5万平方米
景观绿化总计24.5万平方米
市政路网共38条,总计29.13公里
文化体验区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
文化中心建筑面积8221平方米
中交建设者打造的
水环境治理工程与孝文化公园
正是这场变革的“点睛之笔”
碧水清源:让污浊河道重焕生机
孝文化公园人工岛
面对生态困局与治理重任
中交建设者以智慧与担当
开启秦栏镇的“变身之旅”
以“截污-清淤-活水-文化”为脉络
系统性修复重构城镇肌理
实现“生态蜕变”的孝子河
小镇河道兼具防洪功能
清淤施工不能影响汛期行洪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分区围堰+靶向清淤”方案
先筑造临时围堰
将河道分隔为20个作业单元
排水后用环保清淤设备精准清除污染淤泥
避免二次污染
清理出的淤泥经3次翻晒、无害化处理后
摇身变为堤岸绿化的“营养土”
既解决了淤泥堆放难题
又减少了水土流失
累计清理淤泥8.6万立方米
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天长项目污水处理厂
为从源头截污
团队修建了总长24公里的污水管网
相当于从秦栏镇到天长市区往返一趟的距离
这些管网如同密布的地下“毛细血管”
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
全部引入新建的污水处理厂
从根本上切断污染物入河
处理后的尾水
再流入配套的尾水湿地公园里的人工湖
湖中种植的凤尾蕨、菖蒲等植物
通过根茎的“吸附分解”作用实现二次净化
使水质提升至地表四类水标准
这些活水既作为河道生态补水
旱季又可充当灌溉用水
实现了生态效益与农业生产的“双赢”
专业团队定期检测水质、养护植物
确保孝子河持续流淌“源头活水”
文化赋能:让孝亲精神照进现实
孝文化公园主景雕塑
中交建设者沿河岸打造
18万平方米孝文化公园
构建起包含孝子湖、孝善塔、百善园等在内的
“一环一廊一路两区”景观架构
公园巧妙融入淮扬建筑风格
长廊悬挂30幅书法家创作的孝文化楹联
让传统文化自然融入生态空间
同时修建2.5公里滨水步道
串联“百孝图”广场、孝文化展馆等节点
形成“移步易景”的文化体验带
孝子祠俯瞰图
随着“智慧秦栏 美丽小城”建设的推进
孝亲文化公园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
成为居民晨练、亲子游玩的“网红打卡地”
不仅是当地唯一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地标性场所
也是皖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孝主题文化公园
孝文化公园孝善塔
如今
这座融合了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的小镇
正以“水清河美、孝风浸润”的新面貌
成为安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中交建设者用匠心勾勒出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