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一处处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厂房被夷平,武汉市的大工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的踪迹?
——周国献
武汉制漆四厂(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武汉制漆四厂原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兴隆街。
20世纪50年代之前,武汉油漆生产水平很低,只能生产油脂漆和天然树酯漆两大类,品种为厚漆、红丹防锈漆、鱼油(清油)调和漆、快燥磁漆、凡立水等低档产品,规模都很小,主要供应铁道、内河船舶等企业用漆。
武汉制漆四厂(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2年武汉市完成公私合营政策后,将一些企业重组与合并。
据《武汉化工志稿》(武汉市化学医药工业局1983年编)记载,1954年,建华制漆厂(1928年由民族资本家林圣凯在汉口创立)、建成油漆厂先后实现公私合营并为一体,定名为为公私合营武汉制漆厂,1956年又并入金文工业社、时进油墨厂。1966年改为国营武汉制漆厂。
武汉制漆四厂地块(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1957-1960年武汉制漆厂可以生产醇酸树脂漆等复合涂料,生产工艺虽有所提高,但仍然为单纯加工,无法生产高档油漆。至1965年,武汉制漆厂主要生产传统产品,太古油、刹车油、皂化油,质量也不断提高,部分进入国内市场。专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便逐步形成。
武汉制漆四厂地块(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1980年,武汉制漆厂与原武汉农药二厂、武汉化学溶剂厂、武昌有机玻璃厂(武汉制漆四厂前身)等联合组建成武汉制漆总厂。除厂本部外,分别定名为制漆二厂、制漆三厂、制漆四厂和制漆五厂,还有一个涂料研究所和一个产品试销门市部,共有职工1524人。
武汉制漆四厂地块(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武汉制漆四厂前身是武昌有机玻璃厂。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1985年武汉市化学工业主要企业概况表”记载,武汉制漆四厂是武汉市化工局下属集体企业,投产年份为1954年,占地面积0.6万平方米,职工296人,固定资产原值91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417万元,利税86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油漆1221吨,有机玻璃13吨。
武汉制漆四厂(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1987年,武汉制漆总厂本部及二厂、三厂、四厂、五厂以及本部所属的涂料研究所、供销公司组建成立武汉双虎涂料工业公司,进入全国涂料前三甲。武汉制漆四厂成为双虎涂料工业公司武汉制漆四厂。
武汉制漆四厂车间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1990年,武汉双虎涂料工业公司成立武汉双虎涂料(集团)公司。1992年,公司率先在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进行股份制改革,改制为“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集团)公司”。
武汉制漆四厂车间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1997年12月,根据国家工业政策调整,武汉制漆四厂从武汉双虎涂料股份集团独立,改为武汉市霸虎船舶涂料制漆四厂。
武汉制漆四厂车间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周国献2018年12月拍摄)
2018年4月作者前往探访时,武汉制漆四厂早已停产,大部分厂房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部分厂房已拆除。
武汉制漆四厂车间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周国献2018年4月拍摄)
.
【相关链接】:
周国献“大武汉系列201—300”分类汇总索引及相关链接
.
([心][心][心]说明:此贴为重新整理发布,2019年1月2日原贴手机端已不可见。)
.
武汉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是中国诸多工业城市的一个缩影。正如以色列摄影家纳达瓦·坎德(Nadav Kander)在接受关于他的长江摄影专题的专访时所说:“在经历一段拍摄后,我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当它以惊人的速度飞跃时,也在不断毁坏着自己的根基。”城市急切地想要发展,却忽视了历史传承,忽视了城市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关口,为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留存影像记录迫在眉睫。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并拍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题材,2014年定下摄影专题的题目《大武汉》,并开始有计划地重点拍摄武汉工业遗产,共拍摄了涵盖清末、民初和解放初期的三百多处武汉市老工业旧址。
项目初期,以宽幅接片方式拍摄老工业旧址废墟为主,通过比较一致的摄影语言去呈现这些城市发展中的疤痕和印记,强化“大武汉”的悲壮感;后来扩展到事无巨细对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市现有工业遗产的抢救性记录。
回望过去,让我们看清来时的路。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寻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周国献
.
特别声明:
1.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
2.“大武汉系列”中偶尔会在各种志书等资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载老照片的书籍大多没有注明照片作者,在头条文章里只能注明图片来源是哪一本书籍,无法为原作者署名,敬请谅解!若有异议,请随时通过留言等途径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谢谢关注今日头条号“黑镜头”!
【关注方法】: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1)方法一:在“黑镜头”头条文章开头,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如下图):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