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5°,海拔2145米,马雄山东麓的一泓清泉静静流淌。这里是珠江的起点,是哺育滋养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命之源。三百多年前,徐霞客两度探源,在《滇游日记·盘江考》中留下“南盘自沾益州炎方驿南下”,初步勘定了珠江源的大体方位;1985年,国家水利部正式勘定珠江正源,立碑为证,让珠江源头名扬天下。
如今,珠江源头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成为曲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近日,云报全媒体采访团携手曲靖历史文化学者王启国、世界选美赛冠军姚沛宇,一同探访“一水滴三江”奇观,解码曲靖如何守护源头活水,将19.7℃的清凉气候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源头活水:从地质传奇到生态守护
站在马雄山三江亭远眺,“一脉隔双盘”的壮阔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东坡清泉汩汩而出,汇聚成珠江正源;北坡水流蜿蜒向北,注入北盘江;西坡溪流奔腾而去,最终汇入牛栏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珠江的源头,更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2019年,国际第15届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大会在曲靖召开期间,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在珠江源景区步道的铺路石上意外发现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古鱼化石,朱敏院士团队随即对该地区展开系统调查,发现化石富集层位共6个点。这些距今3.6亿至4亿年的化石,主要以早期肉鳍鱼类和盾皮鱼类为主。它们见证了珠江流域远古生命的演化奇迹,也为今日曲靖的生态保护赋予了更深厚的科学内涵。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曲靖人,我从小喝着珠江水长大,这条母亲河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入血脉。”马雄山苍翠如黛,泉水清澈可鉴,站在珠江源头,姚沛宇被珠江源的景色深深震撼:“这里的生态被保护得如此之好,是我们曲靖最珍贵的财富。”
这样的生态奇迹,源于曲靖人40年的坚守。自1985年定源以来,珠江源景区高度重视源头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编制景区发展规划,源头水源禁止任何娱乐项目,有效处理旅游行为污染,加大森林植被管护力度,确保了景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建设之初的50%上升到现在的98%以上,生态环境达国家一级标准。
珠江源有“一水滴三江,一脉开两盘”的地理奇观,珠源洞、三江亭、天下第一罗盘、马缨花、伏地松等组成了珠江源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饮水思源,追根溯源,珠江源不仅是哺育珠江流域11个省区人民的生命源泉,更是维系流域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亿万珠江儿女的乡愁与眷恋。”望着清澈的珠江水,王启国深情感慨。
清凉经济:气候资源的文旅变现
午后温煦的阳光洒落在“楠溪别院”素雅的徽派建筑上,粉墙黛瓦间流转着斑驳的光影。来自湖北的王女士手持一柄葫芦丝,悠然倚坐在爬满藤蔓的凉亭里。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在19.7℃的清凉微风中轻轻荡漾。
“在曲靖住了半个月,空调遥控器都没碰过。”王女士一家今年第一年到曲靖避暑,就被扑面而来的清凉气息所惊艳,赞叹“这才是真正的自然空调”。
曲靖地处珠江源头、长江上游,“一山十二脉”生机盎然,“两江百流千湖”生生不息,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孕育出“珠源之城”的独特魅力。曲靖凭借夏季平均19.7℃的宜人气温吸引着八方来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位于珠江源景区核心区的霞客草堂,老板郭甲正忙着接待新入住的客人。这座以珠江源文化为主题的民宿,保留了中式庭院建筑风格,是避世旅居的优选之地。为让客人深度体验珠江源魅力,霞客草堂推出避暑客“全包服务”。通过提供一日三餐,分享快速游览景点的信息,真切体会到“推窗见山,卧听泉水”的诗意栖居。
静谧的自然体验到热烈的文化盛宴,曲靖正打造多元化的旅游新业态,演唱会经济正在成为这座珠江源头城市新的旅居增长点。
曲靖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顶级艺人巡演,更引领数十万乐迷开启“跟着演唱会游珠源”的新风尚。2024年,曲靖以5场万人级演唱会撬动超7亿元文旅消费,在“热闹”与“凉爽”间找到了完美平衡。当演唱会的余温散去,游客们继续探索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会泽古城里,明清会馆的雕梁画栋与红色遗迹的革命印记交相辉映;雨碌地缝中,“一线天”的鬼斧神工令人叹服;虹鳟鱼刺身的鲜嫩、稀豆粉的爽滑……从视觉奇观到舌尖美味,无不诠释着19.7℃夏日的清凉体验。
多元共生:从“人气聚集”到“价值沉淀”
夜幕下的曲靖,南城门广场的音乐喷泉随旋律起舞,璀璨灯火中,游客与市民携手欢歌,将地标建筑化作欢乐的海洋。这座见证城市历史的古城门,如今已成为最富活力的夜间会客厅。
不远处,花柯夜市的炊烟袅袅升起。四川游客张女士一边品尝着特色烧烤,一边在露天K歌台高歌一曲,欢笑声此起彼伏。从人气爆棚的夜市到文化浸润的深度体验,曲靖正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实现避暑经济的价值升级。
今年1—7月,曲靖全市接待避暑游客135.22万人次,同比增长9.94%,实现旅游总花费34.91亿元,同比增长14.26%,“好吃、好玩、好在”的珠源画卷徐徐展开。
• 曲靖之好,在于“好吃”:每年种植蔬菜360万亩、水果70万亩,675个绿色认证产品的生态美食;53项餐饮非遗技艺,蒸饵丝、辣子鸡、宣威火腿等非遗美味;百万亩中药材基地,药膳同源的养生佳肴。让曲靖拥有“美食之乡”“独菜之乡”“烹饪之乡”“火腿之乡”等美誉。
• 曲靖之好,在于“好玩”:珠江源头、九龙瀑布、金鸡峰丛等41个3A级以上景区组成的自然奇观;爨文化、古鱼化石、红色遗址等历史文化瑰宝;高原体育赛事、万人演唱会等文体活动。让游客走进曲靖,感受“悦身心”的畅爽之游。
•曲靖之好,在于“好在”:夏季平均19.7℃,空气质量优良率97%;13家三级医院、67处温泉资源的康养配套;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等多元住宿选择;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让“珠江源头·旅居曲靖”成为旅居游客的美好体验。
站在珠江源头,望着汩汩清泉奔涌向前,曲靖人用智慧与坚守,让珠江源头焕发新生。如今的珠江源头,古鱼化石见证着生命演化的奇迹,苍翠林海守护着十一省区的水源安全,清凉气候孕育着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从舌尖美味到身心体验,从自然馈赠到人文积淀,曲靖正以全方位的优势诠释着“珠江源头”的独特魅力。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当各地游客在珠江源头的星空下纳凉欢歌,当避暑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这里,19.7℃不仅是温度的数字,更是一种不急不躁、恒久绵长的发展哲学。
记者手记
站在马雄山顶俯瞰曲靖,望着珠江源头。亿万年的古鱼化石,见证了生命演化的奇迹;而今日曲靖的生态实践,则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定力。
曲靖人像守护母亲一样守护着这片水源,换来了98%的森林覆盖率。更难能可贵的是,曲靖“源”与“流”的辩证智慧,真正的源头活水不仅要清澈纯净,更要滋养万物。于是,古鱼化石成为解码生命演化的钥匙,清凉气候化作文旅融合的密码,就连夜市里的每一道小吃,都在讲述珠江文明的故事。这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能力,让曲靖的发展既有源头的深度,又有奔流的活力。
“源远者流长”,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珠江源头以最沉静的坚守造就最持久的发展。如同19.7℃的清凉,不炙热,却最是宜人;不张扬,却最能动心。这或许就是珠江源头给予中国城市发展最珍贵的启示。
云报全媒体采访记者 隋鑫 张雯 蒋琼波 博达 徐嵩钦 谢祥睿 视频拍摄 万旭 视频编辑 邢璐扬 美编 潘彬琼 部分资料来源 曲靖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