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山,堪称自然奇观与千年文化的绝美交融,承载着深厚的道源文化,被誉为“西来第一山”。它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轩辕黄帝曾在此问道广成子,秦始皇、汉武帝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等文人墨客留下诗篇墨宝。
作为我国高海拔地区难得一见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山体经过亿万年的风雨雕琢,塑造出孤峰耸立、怪石林立的壮丽景象。峰丛如刀削斧劈般陡峭,方形的山洞随处可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雕塑博物馆之中。
峰峦的曲线绵长而蜿蜒,当登临主峰海拔2123米之巅,放眼望去,云海浩荡舒展,似纯净无瑕的仙家被褥舒卷浮动,奇秀险峻的山峰便成为了云海中矗立的庄严岛屿,飘渺似梦幻般迷人,宛如天地之间绘成的壮丽彩卷。
作为道源圣地,崆峒山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主峰之巅,明代皇城建筑群保存完好,红墙黛瓦在绿树掩映下更显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太和宫木雕彩绘历经数百年依旧色彩鲜亮,生动逼人。而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三教洞独特地融合了儒释道文化,这种景象在全国都实属罕见。
最高峰被云雾包围着,云海展现出时而翻滚如波涛、时而柔美如轻烟的多样形态。这种无穷的变幻,让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似人间仙境。这番景象,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激发人们无尽的遐想。
这片拥有95%森林覆盖率的绿意盎然之地,无疑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在炎炎夏日,这里的平均气温20℃左右,成为陇东地区避暑的绝佳去处。漫步山间,随处可见历经百年的古树笔直挺拔,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伴随着鸟鸣声声,松香四溢,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被治愈。
隐匿于云雾缭绕之中的古建筑群,不仅以壮美的姿态矗立在山间,更在建筑形制中深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从楼阁到宫殿,从亭台到石木,每一处都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抽象的哲学理念在具体建筑中的生动阐释。
云雾缭绕,山水与寺庙隐现,营造出神秘且令人向往的视觉效果。站在半山腰,背靠悬崖,深邃不可见底,不禁生出“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然而,世间万物,瞬息万变,是否成为峰巅之巅又何妨?
漫山遍野的青松翠柏在雨水洗涤之后也愈加青翠欲滴。一山之内,佛道两家和谐共存,世间万千法门亦不过归一。午后,寺里的钟声悠扬响起,时而远,时而近,仿佛能穿透心灵。这清越的钟声,如同清泉流淌,洗涤着心中的尘埃。
雨后的山,宁静而优美。那白茫茫云海千变万化,时儿像海浪滔滔,时儿犹如轻纱披在俊秀的山脊。忽而起了风,把雾吹散,奇峰与古松隐现其间,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如同大师手中的水墨画,其含蓄之美,韵味无穷。
雨后初霁,云雾自幽谷翻涌升腾,如浪涛席卷峰峦,远处山影在云涛中若隐若现,恍若蓬莱仙岛。雾气氤氲间,林海、亭阁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
这里没有盛夏的燥热难耐,只有满目苍翠与天然凉意,抬头是遮天蔽日的林木,耳畔是山泉叮咚与鸟鸣清脆,踏上石阶步步皆景,清风随行处处沁凉,成为盛夏寻凉避暑、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你想逃离城市的滚滚热浪,不妨走进崆峒山,享受最有诗意的避暑时光……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吴希会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徐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