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洪城,骄阳似火,
而比阳光更炽热的,
是这座英雄城涌动的文旅热潮。
如今,暑假已过半,
南昌,
这座承载着“八一”荣光
与千年“豫章”风韵的城市,
还在以独特的“英雄气”与“烟火气”,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从滕王阁上凭栏远眺的千古幽思,
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
激荡人心的红色记忆;
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升腾的市井烟火与潮流气息,
到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
山涧流淌的清凉绿意
……
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
红色根脉与青春活力
在此激情碰撞、交融共生。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
南昌市内各大热门景点游人如织,
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轮番上演,
千年英雄城
在盛夏焕发出蓬勃盎然的文旅新活力。
这个暑假,
南昌等你来打卡!
赓续“红”与“古”
历史文脉中的深度体验
清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已排起长队。讲解员带着扩音器的声音在革命史迹陈列中回荡,一群群戴着红领巾或统一研学帽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
“带儿子来这里,是早就计划好的暑期‘必修课’。”来自湖南长沙的陈先生正带着即将升初中的儿子仔细观看展陈。他感慨地说:“课本上的历史在这里变得如此鲜活。让孩子亲身感受为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利用多媒体技术复原的战斗场景、珍贵的革命文物,让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专注与思考。
除了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地标外,滕王阁景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承载历史记忆的场所,也迎来了暑期客流高峰,成为家长带着孩子“充电”、学生研学实践的生动课堂。
这个暑假,一项持续数年的活动再次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免门票”。滕王阁前广场上,常能看到捧着书本或手机埋头背诵的身影,更有自信满满的学子对着工作人员流畅背诵,赢得一片掌声和免票资格。
夜幕降临,升级版的滕王阁夜游项目更是将人气推向高潮。
绚丽的灯光秀将这座古建筑幻化成瑰丽的画卷,飞檐斗拱在光影中流转千年风华;阁内的古风市集、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间,诗词雅集里传出悠扬的古琴声,营造出浓郁的唐风宋韵氛围。白天的书声琅琅与夜晚的华彩流光,让这座千年名阁在暑期焕发出别样的青春活力。
距离市区稍远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以其神秘而璀璨的“金色海昏”IP,成为探秘古代文明的热门目的地。
公园内,马蹄金、麟趾金、成堆的五铢钱、精美的玉器,特别是那驾精妙绝伦的“青铜马车”,无不令游客惊叹于两千多年前汉代王侯的奢华与工艺水平。
“太震撼了!课本上看到的图片远不如亲临其境。这些金器、玉器保存得如此完好,感觉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历史盲盒。”来自广东的高中生小刘一边仔细观看展柜中的文物,一边用手机记录。
涌动“新”与“潮”
古今交融的时尚活力
走出庄重的博物馆与纪念馆,游客们往往被引向一个更显烟火气与潮流感交织的天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是南昌“新”与“潮”涌动的核心舞台之一。青石板路蜿蜒在修葺一新的赣派老建筑群中,雕花窗棂旁悬挂着设计感十足的霓虹店招,空气中弥漫着瓦罐汤的醇香、南昌拌粉的辣香,与精品咖啡的浓郁、创意甜品的甜蜜奇妙融合。
记者看到,不少游客在参观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或滕王阁后,便信步来到这里,开启一段“边逛、边吃、边买、边拍”的休闲时光。
如果说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是古韵新风的街头演绎,那么位于城市另一端的南昌市699文化创意园,则将工业遗存点石成金,释放出更纯粹的文艺能量。
斑驳的红砖墙、高大的旧厂房骨架,被巧妙地植入现代设计元素,变身为艺术展厅、独立设计师工作室、风格各异的餐厅和Livehouse。“这里不像传统的景区,更像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创意社区。”在南昌读大学的小王是这里的常客,“周末约朋友来看展、听现场音乐、或者就在老厂房改造的书店坐一下午,很放松,也很有格调。”
而贯穿整座城市的赣江,则以其璀璨的“一江两岸”灯光秀,为南昌的现代都市魅力写下了最耀眼的注脚。
每当夜幕降临,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化身巨大的画布,流光溢彩的动画演绎着南昌的红色记忆、山水诗篇与现代发展,引得游轮上的游客和江畔的市民游客阵阵惊叹。“这灯光秀绝对是国内顶尖水平,视觉冲击力太强了!”和家人一起乘坐游轮夜游的上海游客张先生连连赞叹。
灯光秀之外,赣江两岸的滨江文旅带也热闹非凡。“南昌之星”摩天轮缓缓转动,将城市的夜色尽收眼底;江滩公园里,露营帐篷点缀其间,骑行、滑板的年轻身影穿梭不息;绿地缤纷城等商业综合体灯火通明,满足着游客的多元消费需求。滨江步道上,晚风习习,市民游客或散步闲聊,或凭栏远眺,享受着这座英雄城现代、活力、宜居的另一面。
一位在江边跑步的本地市民李女士笑着说:“现在晚上江边特别热闹,外地朋友来了,看灯光秀、坐‘南昌之星’摩天轮、江边走走,都是必打卡项目,感觉南昌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
燃动“绿”与“乐”
生态休闲的多元魅力
作为全国水域面积占比最大的省会城市,南昌近30%的水域率为这座“火炉”城市注入了天然的清凉基因。
今年暑期,随着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赣江水位稳定在黄海高程15.5米,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沿江铺展,让内陆城市拥有了“看海”的独特体验。
当夕阳为江面镀上金边,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涧正迎来另一批寻凉客。大学生小刘和同学组团涌入峡谷,漂流艇在湍流中碰撞,溅起的水花瞬间浇灭暑气;丛林穿越项目里,绳索栈道在树冠间蜿蜒,年轻人挑战高空网阵的尖叫声与蝉鸣共鸣。
夜幕降临,烟火气与书卷气在江畔共生。赣江东岸,蛤蟆街的霓虹点燃辣味狂欢。蟹脚捞粉的蒜香辣浪翻滚,十三香小龙虾堆成小山,本地考生周可然带外地同学挤过人群,举着冰绿豆汤碰杯:“南昌的夏天,辣到冒汗才够味!”
西岸的江西省博物馆则化身“文化避暑圣地”。家长牵着孩子穿梭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文物黄金展柜前,马蹄金的璀璨与青铜雁鱼灯的巧思令人屏息;冷气充足的阅览区坐满学生,文创雪糕的甜味混着书页墨香,有人笑称:“蹭空调顺便看展,一举两得!”
夏日的热浪终将退去,
但英雄城南昌在2025年暑期
所展现的文化魅力与澎湃活力,
已深深烙印在八方游客的记忆里,
也融入了这座城市
不断生长的肌理之中——
南昌以“红”“古”铸魂、
以“新”“潮”焕彩、
以“绿”“乐”怡情的多元文旅图景,
生动诠释了何谓“古今交融、主客共享”。
这场空前的文旅热潮,
是南昌深挖文化富矿、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不仅点燃了消费引擎,
更擦亮了“天下英雄城”的金字招牌。
随着更多文化地标焕新、
新兴业态涌现、生态空间优化,
英雄城的文旅“热浪”必将奔涌不息,
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
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