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宝宝
我的2025溯源之旅,是从北京开始的。
那天,我在香港西九龙上了高铁,不到9个小时就到了北京。这是妈妈离开后我第一次回北京,弟弟去接的我,他们也是上个月刚刚从国外回来。
在回家的路上,弟弟告诉我,他们回来时,发现妈妈书桌旁边的窗子莫名其妙地开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的,也不知道如何开的。
但有一点很肯定,那扇窗子开了最少有半年,因为窗子下边的暖气片被冻坏了,书桌上妈妈写的毛笔字,也被雨水淋湿过。
“明明上次离开北京时,门窗我都仔细检查过的。”弟弟一边开车,一边说。
“是不是妈回来过了?”
说完这句话,我和弟弟都哭了。
北京的变化很大,马路好像比以前宽敞了。弟弟说,可能是人比以前少了的缘故。
妈妈家里的摆设,还是从前的样子。妈妈出门戴的帽子和口罩,还有随身背的小包包,还是挂在门口的鞋柜上。
好像妈妈并未走远。
妈妈的书桌上,笔、墨、纸、砚,也都静静地躺在4年前我摆放的地方。只是,砚台上的墨早已干裂。
它无情地提醒着我,妈妈已经不在了。
下了高铁已经是晚上7点多,第二天早上7点我就启程北上了。
弟弟问:“真的不多待几天吗?”
我摇了摇头。
那一晚,我躺在妈妈的床上彻夜未眠。没有了妈妈的城市,我不愿意多停留。
离开的那天早上,我带走了那个妈妈背了很多年的小包包。
行程的第一站,是辽宁的沈阳。
沈阳故宫,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旧称“盛京皇宫”。1644年顺治迁都北京后,盛京皇宫虽成为“陪都宫殿”,但却因为其开国先皇“龙兴重地”的崇高地位,而倍受清朝历代帝王的重视。
北京的故宫我去过很多次,但老祖宗入关前的皇宫,我还没去过。
沈阳故宫的门票是可以提前网上购买的,但因为我没有二代身份证,所以只能现场买票。
7月的沈阳很热,我看了看售票处那几条长长的队伍,心想:周一人少?这是谁造的谣?
我手里拿着回乡证,选了一条看上去比较短的买票队伍。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往前挪一步。
“这条队伍为什么这么慢呢?”看到一个脖子上挂着工牌的中年男子,刚好从身边经过,我急忙问。
“应该是导游在买团体票。要不你换一个队伍排吧,这种一般会很慢。”
“好的,谢谢!”
“等等……我看看你的身份证!”我刚要走,他指了指我手里的证件。
我赶紧递了过去。
“哎呀……女士,你不用排队……你跟我来!”
“为什么不用排队呢?”我一边跟着他往另外一个售票口走,一边不解地问。
“港澳台同胞免票!”他一边走一边回答。
说话间,我们就已经来到了一个优待票窗口前。果然那里人很少,只有两三个人在排队。
“排到你的时候,把证件递进去就行了!”我还没来得及说“谢谢”,他就走了。
等了一小会儿就排到我了,我把证件塞进窗口后,里边很快就推出来一张门票。
我一看,果然是张免票。
真的是个意外的惊喜:难道,这是老祖先给我的跨越时空的眷顾?
行程的第二站,是吉林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它不仅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复合火山,还是中国最高、最深的火山湖。
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曾经有过一次大喷发,那是全球近2000年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事件。
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那次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让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久了便积水成湖,成了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海拔2189米的火山口盆地内,所在区域年平均雾日达269天,冬季积雪日数超过250天,夏季降水频繁,且风速常达8级以上。
根据官方数据,长白山天池完全展露真容的日子,实际上也就仅有二三十天而已。
而且,山顶气候瞬息万变,可在一小时内经历晴、雨、雾多重变化。有可能你爬到半山腰的时候还是万里无云,但爬到山顶的时候,却是倾盆大雨。
所以说,能不能看到天池的真容,全凭运气。
我去天池那天,天朗气清。坐景区的接驳车去山脚下的路上,车里的人都在庆幸。
但司机大哥却给大家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他说别高兴得太早,昨天早上也是这样,可登上山顶的人最后都被暴雨浇下来了,连天池的影子都没看到。
司机大哥的这盆冷水,让大家顿时都灭了火儿。
早就听说,登上长白山能看到天池真容的概率很小,可以说是“十人九不遇”。
不过,我倒没那么执着,心里的想法是一切随缘。毕竟,我已经看到过世上最美的湖。
爬1400多级台阶,登上2600米海拔的长白山,对我来讲也不算难,毕竟,我是转过冈仁波齐的人了。
但幸运的是,那天我看到了传说中的天池。
它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2000多米的山巅,静谧深邃。既有“漫步云端,心旷神怡”的出世感,也让人感受到了“天地悠悠,岁月静好”的入世感。
离开天池的第二天,我在网上看到,由于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长白山天池景区当天被关停了。
感恩上天的眷顾,让我在两天暴雨的间隙中,见到了传说中的天池。
行程的第三站,是黑龙江牡丹江的镜泊湖。
距离上一次去镜泊湖,已经过去40年了。
山河未改,墨色依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