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村,或者说与它有关的那些旅游印象,可能大部分游客都会想到宏村、乌镇。其中,宏村是古徽州历史遗存的村落,位于黄山西南麓,整个村落占地19.1余公顷,距黟县县城11公里,距黄山风景区35公里,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有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落,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走进宏村,穿越历史时空,了解古徽州文化、解密几百年徽商兴盛之路。
然而,在我国,除了宏村、乌镇这些人气和知名度都非常高的古村、古镇以外,其实还散落和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比较小众但是却非常值得一游的古村、古镇。而在我国有个被严重低估的千年古村落,比宏村还要早一千年,你去过吗?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我国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千年古村落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许村的那些事。
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距今已有1800多年。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当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更为"昉溪"。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许村村落采用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势。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
在建筑、历史、学术、环境、人类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全国已有东南大学、中国美院等40余所大学学生前来研究和写生。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16个国保单体。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景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摄影艺术乡村、中国非遗小镇。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为徽州古村落之最。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
出现了"一门五博士""一村五院士"的盛况,为共和国贡献了一大批人才。许村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这里旅游开发不多,商业气息不浓。许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村村相连,绵延十里,民风淳朴。历史上,这里是徽州府的北向门户。许村镇尚存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始建于隋,后经历代修缮, 至明代中期已为通衢。这是当地人北上经商、考举的必经之路,沿途每隔二里半设有凉亭,供行人车马歇脚。沿着古道蜿蜒上山,两侧竹海成荫。
山涧淙淙,云雾缭绕。千百年来军民官商、轿马车驼的影像仿佛重现眼前。从许村走出去的徽商很多,史料记载的就有15个富商。最成功的要数盐商,他们成功的诀窍是‘贾而好儒,儒商互济’。许村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两淮盐运使许家泽一门曾出了5个博士。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安徽黄山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这个比宏村还要早一千年,被严重低估的千年古村落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