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游客拍的视频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有多名小孩越过围栏,进入动物标本展区游玩。图/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坊》视频截图
据极目新闻,8月9日,有游客反映,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有多名小孩越过围栏进入动物标本展区游玩。10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称,9日当天客流量较大,接到游客反映后安保人员已赶到现场制止。
游客拍摄的一段视频显示,有近10个孩子擅自翻越围栏进入标本展示区嬉戏玩耍。有家长鼓励孩子将较小的狮子标本抱在手上拍照,甚至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骑上了一头成年狮子标本。
暑假,热门博物馆都成为小朋友们的打卡点。其中,上海自然博物馆更是人气火爆。亲近自然博物馆,感受自然奥妙和人文情怀,这本是好事。但是,多名儿童翻越围栏触摸动物标本的场景还是令人忧虑。
博物馆的围栏不仅划定了物理界限,更象征着文明参观的底线。多名孩子跨越这道界限、硬闯展区,尽管暴露了博物馆的管理有一定疏漏,但主要还是缘于家长失责。
视频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翻越护栏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存在默许纵容的态度,这种放任心态可谓失职,确实不该。
数年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就有不文明参观事件引发舆论关注。2021年3月,一段拍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视频显示,一名小男孩在展区肆意攀爬,似乎把博物馆当成了游乐园。孩子妈妈虽在一旁喊“不要再上去了”,但同时也指着展台对孩子说“坐这”,一边拿着手机帮孩子拍照。此事一度引发热议。
此次,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出现孩童翻护栏摸标本的现象,不文明参观方式可谓“变本加厉”。
未成年人的行为边界需要成人引导塑造,家长在带孩子参观公共场馆时,应教育孩子“欣赏而非触碰”等基本的参观礼仪。实际上,最好的教育方式恰恰是“使学生看不见教育的发生”。而博物馆正是实施这种潜移默化教育的绝佳场所。家长对孩子翻越围栏的行为视而不见,就错失了培养参观礼仪和公共意识的良机。
文明参观的养成既需要“硬约束”,也需要“软引导”。博物馆不是游乐园,家长要以身作则,同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礼仪教育,别让好奇变破坏。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