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晨跑后用一碗米粉驱散疲劳;中午,到电影院享受一场光影盛宴;傍晚,一顿豆干火锅满足味蕾的刺激……今夏,四川游客刘依佳的毕节避暑之旅愉快又充实。
“既好吃又好玩,来了就不想走咯。”首次到毕节避暑的刘依佳与亲友结伴而来,本想体验两天就离开,没成想被凉爽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在七星关区长租一间避暑房。
夏季平均气温21℃,是毕节得天独厚的“凉资源”。
近年来,依托凉爽的气候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毕节紧扣“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文旅品牌,以凉爽气候赋能、独特文化搭台、多彩活动引流,打造“自然凉·毕燃嗨”避暑品牌,激发消费新活力,释放消费新动能。
今年避暑季,毕节市开展民族非遗大巡游 汪瑞梁 摄
7月25日,傍晚的织金县平远古镇永安门灯光璀璨,一场主题为“织梦成金・金玉百泉”沉浸式演出正在上演。不远处,伴着音乐表演的节奏,身着苗族服饰的重庆游客吴女士完成了当天最后一组旅拍。
“古色古香的平远古镇,独具风情的民族服饰,成为吸引游客旅拍‘双保险’……”卓蔓云裳旅拍店老板卓艳一边拍一边介绍,她经营的旅拍店以接拍少数民族写真为主,入夏以来客人日渐增多,每月营业额达到15万元,正急聘一名写真摄影师。
卓蔓云裳旅拍店为游客在平远古镇拍摄的照片
织金县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把避暑旅游与古城文化、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打造织金平远古镇、宝桢湖等城市旅游名片,创新推出的“来织金赶大集”文旅IP,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带动丰富的文旅消费体验,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织金县旅游市场交出亮眼答卷:累计接待游客432万人次,同比增长7.3%;旅游收入达43.19亿元,同比增长6.22%。
让“凉资源”变身“热经济”,除了凉爽的气候,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撑。
今年以来,毕节轮番推出音乐活动、露天电影、民族巡游、美食节、自行车越野赛、山地汽车挑战赛等150多项文体旅商活动,串联成“周周有新意、月月有惊喜”的避暑盛宴,以活动引流带动旅游消费,让游客酣畅体验毕节的夏日狂欢。
“快点噻,节目马上开始啦。”华灯初上,七星关区碧阳湖畔灯光璀璨,21岁的罗舒急匆匆穿过人群,拉着母亲寻找靠前的座位,只为一睹响水滩音乐季的精彩表演。
毕节市2025年火把狂欢暨避暑旅游季在赫章县阿西里西·二台坡景区盛大启幕
7月24日,一家三口从重庆自驾来到毕节避暑,本想到农村体验乡土文化,爱好音乐的她听说市区每周都有音乐表演,便和父母到市区租房避暑。
为丰富游客旅游体验,6月28日,毕节市2025年响水滩音乐季正式启动,活动每周六晚八点举行,将持续到今年10月,用音乐为游客调制避暑“凉方”。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当《奢香夫人》的前奏响起,罗舒和全场观众大合唱,“妈看到没,边听音乐边消夏,这才是年轻人的夏日打开方式。”
活动结束,意犹未尽的一家三口街头散步,走到一家名为“毕节黄牛肉体验馆”门口,被喷香扑鼻的牛肉味道吸引,走进店内点了一份牛肉火锅。
游客参加毕节市民族非遗大巡游 汪瑞梁 摄
“老板,你家生意好好哦!”热气腾腾的火锅上桌,罗舒与老板刘日辉闲聊起来。
“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每天要从下午忙到次日凌晨,遇到星期六的音乐表演,一天的营业额就抵平常的四倍嘞。”锅气氤氲中,刘日辉又转身去迎接客人。
依托“凉资源”优势,毕节借势音乐季、火把狂欢推出跟着音乐游毕节、跟着火把游毕节等精品线路,推动避暑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季期间,毕节市星级饭店、等级民宿、露营基地一房难求,重点景区周边、重要旅游县城的酒店、民宿入住率均达85%以上,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仅6至7月,全市线上住宿、餐饮、商超等,营业额累计达3.77亿元,环比4至5月增加1.69亿元,增幅高达81.25%。预计今年避暑旅游季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次达3000万以上,旅游总人数和总花费将分别增加15%以上,清凉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避暑旅游季期间,我们将持续通过‘景区联票+酒店套餐+文化体验’的打包产品,深入挖掘‘避暑+非遗’‘研学+康养’等复合型旅游产品,持续引客入毕,把清凉的天气、独特的文化与多彩活动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毕节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编辑 吴传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