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期间,无锡拈花湾景区因一条“最炫烟火迎新年”的AI创意短视频全网刷屏。紧接着,“AI塔”项目在清明小长假前惊艳亮相,让景区日均游客量及二次消费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势头强劲的背后,是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的文旅新范式——通过技术赋能文化表达、场景焕新体验边界,重构消费体验维度,让游客从“观看者”向“参与者”乃至“价值共创者”转变,既激发文旅创新动能,又打破传统景区淡旺季壁垒,实现消费动能的持续激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正以孕育新质生产力为基本路径,以提升消费体验为重点方向,构建文化内核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新生态。在这个新赛道上,拈花湾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以文旅产品激活传统文化,以数字科技焕新体验场景,打造产业创新,探索科技赋能文旅的新路径、新模式,用科技重新定义文旅体验的边界。
霓灯初上的拈花湾 作者供图
激活文化体验的情感共鸣
文化创新性转化需要借助科技赋能进行全新演绎,赋予其契合当代社会需要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以技术为笔,以创意为墨,在传统基因中提炼现代性价值,让科技的“筋骨”支撑起文化的“血肉”,构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文化+科技”的组合拳,让历史不再是静态的展陈,而是可参与、可交互的鲜活叙事。正在打造中的鸿山奇境项目,以吴越春秋文化为核心IP,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活化”泰伯等历史人物。游客戴上XR眼镜即可化身“考古专家”,还可通过智能手环触发情景演艺,在虚实交织中沉浸式感知吴越文化。在尼山圣境,AI语音合成技术可以模拟古代先贤的声音,让《论语》等经典著作“开口说话”,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耳聆听孔子的教诲。在鲁源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随AI机器人“探源者”,开启了一场跨越2500年的“儒学探源”旅程。
构建虚实共生的体验场域
当下旅游新风尚,正从观光转向沉浸,从风景走向场景。场景是文旅产品的重要载体,也是游客体验的关键环节。游客喜欢的是文旅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自己浸润在场景中的情感。科技赋能场景创新,可让景区成为虚实共生的“超级文化入口”。
借助“技术迭代+场景创新”路径,使得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升级为“具身参与”,让游客常来常新。早在几年前,拈花湾景区就采用了高流明激光投影和全息数字影像技术打造了“拈花一笑”科技文旅融合新场景,而年初的“最炫烟火”以及“AI塔”项目亦是场景革命新的代表作。
科技对场景的赋能不止于体验升级,更在于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形成“线上虚拟体验+线下实体消费”的双向导流模式。拈花湾景区打造的“5G+智慧旅游”矩阵中,有“空灵之境”光影隧道,通过动态水纹灯与3D投影,将游船之旅变为穿越时空的梦幻旅程;也有“元生幻境·寻鹿元宇宙”,结合AR/MR技术,让游客与虚拟小鹿、樱花实时互动……这些场景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让“打卡”变为“入戏”,推动文旅消费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元体验经济跃迁。
重构文旅生态的价值链
产业是文旅发展的基石,而科技的融入则为文旅带来了产业重构与价值边界的拓展。以科技为杠杆,通过构建“场景即服务、体验即消费”的生态闭环,将单一旅游目的地转化为生活方式综合体,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在宜兴市周铁镇,拈花湾文旅正在打造的“大有秋”项目,致力于打造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健康生活样板区,重新定义文旅与科技、健康产业的融合范式。一期“竺山”样板区已经开放,其主推的生命方舟(芥子)项目集虚拟成像、传感互动、机械仿生、数字驾控等智慧系统于一体,带给游客超现实漫游体验。
培育复合型文旅新力量
在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上,人才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驱动“文化+科技”创新落地的核心引擎。面向未来的文旅科技融合,亟需兼具“文化理解力、科技应用力、市场洞察力”三重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又能驾驭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需洞察文旅消费市场的动态需求。
在此背景下,拈花湾文旅打造了拈花云科这一文旅科技融合的平台。它不仅是技术落地的试验场,更是复合型人才的“练兵场”——通过参与数智化项目的全流程开发,工程师得以深入理解文旅场景的真实需求,艺术家与策展人则在技术实践中掌握数字工具的运用,推动“程序员+文旅人”的跨领域协作常态化。同时,与无锡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企业+高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共建文旅产业学院。学院紧扣数字文旅设计、智慧景区运营等核心领域,将拈花云科的实际项目案例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数智化咨询、建设、运营的实战中,同步提升综合能力。
做引领现代化文旅发展的科技先锋
现代文旅企业不再是“守一座山、看一个园”,而是要拥抱科技,从基于数字技术实现文创产品形态革新,到利用文化IP打造数字新场景,再到文化产业链的全要素改造。
从拈花湾的AI焰火演绎千年禅意,到鸿山武侠世界的虚实共生,从“大有秋”康养生态圈到三星堆文化IP的数字化再生,现代科技在文旅中的突破性应用,推动文旅消费从“预期满足”向“超预期惊喜”跨越式进化,更展现出科技应用已成为现代文旅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借助数字化的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拈花湾文旅已积累知识产权1074件,覆盖数字化智慧景区、无人机编队表演、元宇宙场景构建等核心技术,从一家文旅企业转型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业务、运营业务、科技业务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未来,拈花湾文旅将再接再厉,继续以科技为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价值重构与活力再生,朝着打造文旅行业头部企业和成为中国旅游集成商、运营商第一品牌的目标迈进。
来源:《群众》杂志2025年第14期,原题为《用科技重新定义文旅体验的边界》
作者:吴国平(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何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