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永嘉县,隶属浙江省温州市,地处瓯江下游北岸,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
县域面积26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8.2万。
永嘉之名,取自水长而美之意,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
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南朝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期间,醉心于楠溪江山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永嘉以耕读文化 深厚、古村落群落保存完好、楠溪江风光秀丽而闻名遐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一幅流动的山水人文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二、主要景点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景区。江水清澈见底,36湾72滩,宛如一条晶莹玉带。
可乘竹筏漂流,感受筏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意;
狮子岩,江中两座酷似狮子的奇岩,是楠溪江的标志性景观。
石桅岩,306米高的擎天巨岩,形似船桅,巍峨耸立,为浙南之冠,有浙南天柱之称。
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以飞瀑碧潭、奇峰异石著称,七折瀑气势磅礴,高空玻璃观景台惊险刺激。
龙瀑仙洞, 洞中有瀑,瀑下有潭,潭边有洞,集奇岩、幽洞、飞瀑于一体。
古村落群落, 散落在楠溪江畔,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瑰宝,承载着永嘉千年耕读文脉。
岩头村,楠溪江中游最大古村,布局严谨,有长达300米的丽水街(商业古街)、进士牌楼、塔湖庙及精巧的水利设施丽水湖和金昭牌坊。
芙蓉村, 按七星八斗规划,村内道路与水系纵横交错,陈氏大宗祠规模宏大,寨墙、寨门保存较好,整体风貌古朴。
苍坡村,以文房四宝布局闻名,笔街、墨池、砚台、纸张(田园)意象独特。
屿北村, 环山抱水,形似莲花,古建筑群庞大,城墙环绕,格局完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林坑村,深藏山岙,被誉为湮没深山中的璞玉,原生态山地民居沿溪而建,廊桥飞架,宁静质朴。
三、特产美食
永嘉麦饼,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小吃。以面粉、咸菜、肥肉(或梅干菜、萝卜丝)为馅,经特殊工艺烤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馅咸香油润,尤以咸菜五花肉加蛋的最为经典。
沙岗粉干,历史悠久,细如纱、白如雪,口感柔韧爽滑,可煮、可炒、可做汤粉,是永嘉人餐桌上的常客。
金粉饺(番薯黄夹),外皮用本地番薯粉制成,金黄透亮,软糯Q弹,内馅多为萝卜丝、肉末、豆腐干等咸味料,是特色点心。

楠溪江香鱼,江中珍品,肉质细嫩鲜美,略带清香,清蒸或红烧皆宜。
楠溪素面, 手工制作,细长洁白,久煮不糊,口感清韧,常用于寿面或待客。
岭上人家烤全羊,位于鹤盛乡岭上村,以本地山羊为原料,炭火慢烤,皮脆肉嫩,香气四溢,是楠溪江畔的网红美食体验。
四、历史人文
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他遍游境内山水,创作了大量描绘楠溪江风光的诗篇(如《登池上楼》、《登永嘉绿嶂山》),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使永嘉成为中国山水文学的圣地。
南宋时期,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为代表的永嘉学者,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强调事功务实,反对空谈性理,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对后世浙东文化乃至中国思想史影响深远。
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理念深入骨髓。楠溪江古村落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耕读文化的物化体现。村中普遍设有书院、私塾(如芙蓉村的芙蓉书院),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历史上进士众多。
永嘉昆曲的发祥地和重要流传地。永昆作为昆曲的重要支派,风格古朴粗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知名人物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著名诗人,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任永嘉太守虽仅一年,却深深影响了永嘉的文化品格。
叶适(1150-1223),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务实功利,反对空谈,著有《水心文集》等。
陈傅良(1137-1203),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精于经史,重制度研究。
徐定超(1845-1918),清末民初政治家、教育家。曾任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提调、监察御史,辛亥革命后任温州军政分府都督,为地方近代化做出贡献。
六、结语
永嘉,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乐章,是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诗与远方。
永嘉,等待你用脚步丈量,用心去解读它的山水密码与人文深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